<()
裕王朱載垕,明世宗嘉靖皇帝第三子,生於嘉靖十六年正月,其母為杜康妃。
說實話,他這“履曆”實在是太過平庸了。
他既不是長子,又不是次子,繼承皇位基本是沒有什麼希望了,再加上其母不得嘉靖寵愛,以後哪怕去就藩恐怕都得不到什麼賞賜。
這麼一個平庸的皇子,怎麼會獲得陸靈兒的喜歡呢?
要說乖巧,他著實很乖巧,因為他不受嘉靖待見啊。
他哥哥朱載壡可是太子,嘉靖自然會悉心教導,他弟弟朱載圳也能經常見到嘉靖,因為嘉靖最寵愛的就是朱載圳的母親靖妃盧氏了,隻有他,一年到頭都難得見嘉靖一回。
這深宮裏的孩子懂事早,尤其像他這種不受待見的,他母親杜康妃幾乎天天都教導他,不要招惹是非,以免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到時候連王爺都沒得當,甚至被人整死,那可就什麼都完了。
所以,他平時都是戰戰兢兢,謹慎小心,生怕得罪人,在外人麵前,他著實是乖巧的不行了。
問題,陸靈兒又怎麼知道他乖巧的呢,難道陸靈兒經常進宮找他玩不成?
其實,陸靈兒壓根就不知道他乖巧,更沒有進宮找他玩過,這些都是楊聰瞎編出來的。
楊聰之所以這麼說,一是想收下個皇子為弟子,堵住嘉靖的嘴,以免嘉靖說他不願意教導皇子,並以此來推掉詹事府詹事的職位,以免讓嚴嵩心懷戒備,不敢放心大膽去收拾夏言。
另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現在的太子朱載壡肯定是活不過嘉靖的,這裕王朱載垕必將成為順位繼承人,收下這個弟子,以後他就是帝師了!
這點,可沒人知道。
嘉靖不知道,陸靈兒不知道,嚴嵩不知道,甚至包括裕王朱載垕自己都不知道。
他可不知道自己最終將繼承皇位,這會兒,他就是個皇上不親,爹爹不疼的廢柴,聽聞亞聖楊聰竟然要收他為弟子,可把他給激動壞了。
楊聰是什麼人物,他當然知道,他也不是沒讀過書,他啟蒙的時候學的《三字經》,《千字文》什麼的那都是翰林院到詹事府掛職的翰林教的,隻是啟蒙的時候都不是專人教授,也無需拜師而已。
這會兒翰林院的翰林日子可不好過,因為內閣首輔夏言“學曆”低,沒入過翰林,所以有點妒忌他們,很多時候都在刻意打壓他們這些翰林,而幫他們這些翰林撐腰的,貌似就隻有原來的狀元郎楊聰了。
這些翰林院的翰林們都指望著楊聰能來救救他們,提拔提拔他們呢。
所以,這些翰林平時談論的最多的就是亞聖楊聰了,他能不知道楊聰這麼大個大名人嗎。
楊聰為什麼會收他為弟子,他不清楚,他隻知道,這麼個大好的機會絕對不能錯過了。
所以,收到消息之後,他便央這母親杜康妃去求父皇,求嘉靖將他的藩邸修建在玉淵潭附近,哪怕就是一個小院子都成。
這個要求倒也算正常,因為皇子未曾去就藩之前按理都是住在藩邸中而不能住在皇宮裏麵的,隻有那些小的離不開母親的,又或者十分得皇帝寵愛的除外。
他顯然不在此列,這會兒他都八九歲了,早就可以離開母妃獨自生活了,而且嘉靖也不待見他,他壓根就沒資格留在皇宮裏麵。
隻是,他沒有資格,他弟弟景王朱載圳卻有資格,因為嘉靖十分寵愛靖妃盧氏,而靖妃盧氏又不想自己的兒子早早離開身邊,所以,這事才一直這麼拖著,景王朱載圳沒搬去藩邸,比他隻大了一個月的裕王自然也不用搬去藩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