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說嚴嵩是不是腦子有病啊,嘉靖讓他舉薦吏部尚書的人選呢,他放著自己手下一堆鄉黨不舉薦,卻偏偏舉薦一個貌似與他毫不相幹的工部尚書吳鵬!
他腦子當然沒病,如果他在嘉靖麵前舉薦自己的鄉黨,那才叫腦子有病呢。
嘉靖可不希望朝堂之上皆由某個人或者某股勢力說了算,他的治國之道就三個字“玩平衡”。
這會兒嚴嵩都擢升為內閣首輔了,如果吏部尚書之位再由其鄉黨接任,那豈不破壞了平衡?
這點,在夏言和嚴嵩的任用上嘉靖就已經得到教訓了。
當初,夏言出任內閣首輔,嚴嵩擢升內閣大學士,他就不該把吏部再交給嚴嵩掌控,因為一股勢力同時掌控內閣和吏部,權力就大到有點讓人絕望了。
結果如何?
結果,楊聰執意隱退,陽明一脈也因為無力與其抗爭而偃旗息鼓,夏言都要飛上天了,什麼撤換南京戶部尚書,讓曾銑主持收拾韃子的大計,胡搞瞎搞。
結果,韃子都沒傷到一根汗毛,山西卻險些大亂。
嘉靖得了這個教訓,自然不會再將所有權力都交給嚴嵩,讓嚴嵩也膨脹到無法無天的地步。
這點,嚴嵩豈能想不到。
他如果舉薦自己的鄉黨,嘉靖肯定會想也不想便否了,到時候,嘉靖肯定會考慮提拔陽明一脈的人來接任吏部尚書的位置。
如果真是那樣,他可就損失慘重了。
所以,他提了個貌似跟他毫不相幹的吳鵬。
嘉靖果然如同他想象的一般,稍微考慮了一下便同意了。
要說吳鵬這人,的確不是他鄉黨,人家可是浙江人,並不是山西人。
不過,吳鵬卻是他暗中扶持起來的親信之一。
要不然,吳鵬一個嘉靖二年的進士怎麼可能屢立功勳,平步青雲,一路從工部主事升到工部尚書呢?
這點,嘉靖的確沒想到。
這吏部尚書接替人選,他之所以征詢嚴嵩的意見,原本隻是想走走過場,意思一下而已,畢竟嚴嵩是即將卸任的吏部尚書,這臨走之前問問其接班人選乃是慣例。
他可不想把把這個位置交給嚴嵩一黨又或者陽明一脈的人,因為這個位置太過重要了,掌控了它就等於了掌控了大部分官員任免的權力,交給嚴嵩一黨又或者陽明一脈的人來掌控都不合適。
原本,他想著,嚴嵩會舉薦自己的鄉黨來接任,他裝作稍微考慮一下,再否了,這就算是給嚴嵩麵子了,沒想到,嚴嵩竟然提出由工部尚書吳鵬來接任,吳鵬這個看似不相幹的人倒是挺合適的,所以,他稍微考慮了一下,便同意了嚴嵩舉薦的人選。
他哪裏知道,這吳鵬也是嚴嵩的親信,他甚至都以為嚴嵩有大局觀,知道任人唯賢而不是任人唯親,這點,可比夏言強多了!
這內閣首輔和吏部尚書之位到手,嚴嵩也差不多知足了,至於什麼內閣大學士,宣大總督,在他看來,都沒什麼要緊的,他都把最關鍵的兩個職位搶到手了,總得給陽明一脈留些殘羹剩飯不是,要不然,別說陽明一脈會鬧情緒,估計嘉靖都會認為他貪得無厭。
嘉靖玩的可是平衡之道,這內閣首輔之位交給自己最為寵信的嚴嵩了,吏部尚書之位也已經定下來了,剩下的,貌似就要留給其他人了,所以,接下來,他也未再提官員任免之事,而隻是和嚴嵩說些修煉青詞什麼的不相幹的話題。
這對君臣很有默契的閑聊了一陣,便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