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聰這案子審得,貌似有點過於勉強了,什麼人證和物證,都有點牽強附會的感覺,以他羅列出來的理由,要懲治一個當朝的正三品大員,真的有點勉強。
至少,在場的幾個官場老油子都看出來了,他這是在刻意收拾屠大山或者說寧波屠氏呢,從人證和物證來說,除了龍江船廠那一段,其他的,著實沒多大說服力。
他們都知道,海商豪門,寧波屠氏,的確跟海盜和倭寇有牽連,但是,楊聰羅列的這些證供,要定人家的罪,真的不夠。
那麼,楊聰又是怎麼想的呢?
他這麼匆匆忙忙的逮住謝世賢一通審,緊接著又借機抓住屠大山一通問,難道就是為了惡心嚴嵩一下嗎?
當然不是,他可是真準備收拾餘姚謝氏和寧波屠氏。
至於人證、物證、供詞什麼的,那著實是漏洞百出,牽強附會。
但是,他卻認為,這些已經足夠了!
因為這些東西,並不是給這些官場老油子看的,而是給嘉靖看的,
很多東西,這些官場老油子是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貓膩來,嘉靖卻看不出來。
比如謝世賢的供詞,以這些官場老油子的眼光,一眼就能看出來,他的目的並不是審謝世賢,而是為了牽連屠大山。
你家夥,做的也太明顯了,謝世賢本身犯的事你就隨便問了兩句,然後就往屠大山身上扯,幾個意思?
你到底是審謝世賢還是審屠大山呢?
你這不是擺明了想牽連屠大山嗎?
但是,嘉靖看到的,又不一樣了。
謝世賢,是什麼個玩意兒?
一個草民而已,有什麼要緊的?
屠大山這個應天巡撫才是朝堂官員好不好,嘉靖眼裏能有謝世賢這個“草民”嗎,他肯定會下意識的認為,謝世賢隻是一個人證而已,屠大山才是主犯。
這樣一來,性質就不一樣了,既然謝世賢隻是人證,屠大山才是主犯,那麼,審謝世賢的時候自然要以屠大山的問題為主,至於謝世賢這個“草民”,他犯了什麼事,治罪就行了,有什麼好關注的。
這說白了就是個關注點的問題,在場的陪審官員可能都認為,謝世賢和屠大山一個是餘姚謝氏的接班人,一個是寧波屠氏的接班人,地位雖然不一樣,身份卻是差不多的,而在嘉靖眼裏看來,謝世賢就是個草民,屠大山那可是正三品的朝廷大員,身份和地位能一樣嗎?
嘉靖的關注焦點肯定是屠大山這個正三品的朝廷大員,至於謝世賢這個二世祖,在嘉靖眼裏,估計就沒二世祖的概念,人家能關注這個謝世賢嗎?
楊聰正是從嘉靖的眼光或者看法出發,以謝世賢這個無關緊要的二世祖,牽連出屠大山這條背後的大魚。
這種牽連法,在官場老油子眼裏看來,的確有點牽強,但是,在嘉靖這個不通世事的皇帝眼裏,卻是再正常不過了。
楊聰不但想借此事收拾餘姚謝氏和寧波屠氏,還想借此事牽連嚴嵩呢!
就算屠大山不說,他接下來也會往嚴嵩身上引。
這會兒,屠大山竟然又把內閣首輔嚴嵩抬出來,正好!
楊聰假裝惱羞成怒道:“你一口一個內閣首輔嚴大人,什麼意思?難道你賄賂了嚴嵩嚴大人不成?你說,嚴大人收了你多少錢,為什麼要為你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