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府鎮,張家口長城關口處,楊聰站在高高的城門樓上,用望遠鏡掃視著長城內外,心中不由感慨萬千。
十餘年了,兜兜轉轉十餘年,他又回到了西北邊鎮。
不過,這一次,他可不是來抵禦韃子進攻的,而是來收拾韃子的!
這韃子又如何收拾呢?
其實,他早就有了腹案,隻是這些年來西北一直把持在鹹寧侯仇鸞手裏,他可不想幫這奸佞小人立這不世之功。
想要收拾韃子,其實並不難,一條鐵路修過去,韃子基本上就廢了。
韃子之所以能肆虐西北這麼多年,靠的就是他們的騎兵。
騎兵來去如風,步卒根本就跟不上其腳步,所以,就算大明西北邊軍再多,也拿他們沒轍。
如果有了鐵路,那就不一樣了,騎兵再快,能有火車快嗎,哪怕馬腿跑斷了,恐怕都跑不過火車,要知道,火車可是能日夜不休的,而戰馬,跑個幾百裏就得休息。
到時候,隻要預警和傳訊體係建立起來,韃子騎兵就不足為慮了。
當然,這鐵路並不是這麼好修的,就算是修好了,還得考慮鐵路的安全問題,要是韃子騎兵輕易就能把鐵路給挖斷了,那這鐵路可就白修了。
這個,就是修鐵路戰術的關鍵所在。
楊聰放下望遠鏡,考慮了一會兒,這才轉過身來,對湯克寬道:“長勝,你辛苦一趟,先去把陝西三邊防禦體係建立起來,我給你六萬人馬的額度,每個邊鎮,你都可以征召兩萬屯衛,我不求你能出兵協助,隻要你能將陝西那邊守的跟鐵桶一般便成。”
他這也是無奈之舉,因為把鐵路修到陝西耗費的時間太長了,他不可能等這麼長時間,所以,陝西那邊他暫時是顧及不上了,隻能先派個得力幹將去守住。
湯克寬聞言,心中不免有些遺憾,收複河套,那可是天大的功勞,要是他能作為主將率軍一舉剿滅韃子主力,那這輩子可就輝煌騰達了。
可惜,總督大人貌似更看重俞大猷。
唉,沒辦法,要論武功,他的確比俞大猷差遠了,要論文采,他同樣比俞大猷差遠了,這些都是事實,他不服不行。
他隻能略帶遺憾道:“總督大人放心,末將定當竭盡全力,不讓韃子跨入陝西半步。”
楊聰見狀,不由拍著他的肩膀安慰道:“你放心,收複河套隻是第一步,今後,我們還要深入漠南甚至漠北,將韃子徹底收服呢。到時候,有的是仗打,有的是機會建功立業,就怕你厭了,倦了,不想打了。”
湯克寬聞言,不由尷尬的笑道:“哪能啊,末將就怕不能為國出力,打仗哪還能厭了,倦了。”
楊聰微笑著點頭道:“行,你有這個心就行,你就放心吧,到時候絕對少不了你。”
說罷,他又轉頭對弟子譚綸道:“子理,你跟著長勝去,幫助他處理軍務,同時也好好學習一下。”
譚綸這會兒也就是個庶吉士而已,還在翰林院進修,說白了,就是學習怎麼處理朝堂事物,楊聰也沒給他開後門,胡亂提拔官職。
當然,這機會他還是要給人家創造的,每個弟子,他都會給予一定的鍛煉機會,至於最後的成就如何,那就要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
比如這譚綸,特長就在於領兵打仗,他跟著湯克寬去陝西,雖說不能建功立業,卻能積累經驗,到時候一旦朝廷大軍深入漠南甚至漠北去收服韃子,用人的地方就多了,他也有了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