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國庫一下子就充盈了起來了,朱載坖著實興奮的不行了,不過,他也就隻是興奮而已,興奮了半天,也沒見有什麼下文。
楊聰見這家夥貌似一點花錢的想法都沒有,隻得提醒道:“皇上,這國庫馬上就要有三四千萬兩了,您想怎麼花呢?”
怎麼花?
這個問題!
等等,這錢到底怎麼花呢?
朱載坖仔細想了一陣,這才小心的道:“要不,拿點錢出來興修水利?朕聽聞這幾年西北幹旱好像有點嚴重,東南卻是經常鬧洪災,要不這樣,朕下個旨,讓西北地方官員即刻興修河塘,想辦法儲水,讓東南地方官員即刻加固河堤,疏通河道,一應費用,皆由朝廷承擔。“
楊聰微微點頭道:“嗯,這個是理所當然的,甚至都不用皇上下旨,隻要稍微傳出一點風聲去,各地方官員自然會找朝廷要錢去興修水利。不過,這是長久之計,不是這一年兩年的事,微臣以為,解決邊患才是當務之急。”
解決邊患?
朱載坖聞言,不由恍然道:“恩師說的是韃子?”
楊聰微笑著點頭道:“對,就是韃子,嚴嵩掌權之時隻顧斂財,不顧大明邊患,以致韃子之禍至今都未曾平息。其實,要收拾韃子很簡單,隻要有錢組織足夠的邊軍,韃子根本就不是我大明的對手。微臣鬥膽,說句不好聽的,以往掌控朝堂大權者,都有點鼠目寸光,大多斤斤計較收拾韃子那點糧餉,他們也不好好想想,韃子肆虐西北這麼多年,我大明又消耗了多少糧餉,如果再加上韃子入寇的損失,千萬兩億萬兩都不止!皇上,您想想,這次如果我們不能乘勢一舉收拾韃子,西北邊軍是不是還要保持在六萬以上,因為每個邊鎮,如果沒有一萬人馬,在韃子麵前根本就不堪一擊,那麼,這六萬人馬一年糧餉又是多少呢,十年糧餉又是多少呢,韃子肆虐至今,幾十年都不止了,長此以往,我們還要損耗多少糧餉?“
這個帳倒是不難算,六萬邊軍,一個月的糧餉最少十五萬兩,一年就是一百八十萬兩,十年就是一千八百萬兩,一百年就是一億八千萬兩,而從土木堡之變至今,一百年都不止了,也就是說,大明投入邊軍的糧餉兩億兩都不止了!
這家夥,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朱載坖粗略估算了一下,頓時咋舌道:“這消耗,著實太嚇人了,恩師,您覺著要徹底解決西北邊患得花多少錢,三千多萬兩夠不?”
他這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哪怕把這三千多萬兩全花完,也要解決西北邊患。
楊聰欣慰的道:“三千萬兩倒還不至於,為師估摸著如果能有大軍二十萬,不出三年,應該就差不多了,也就是說,徹底解決西北邊患最多也能消耗一千多萬兩而已。這裏麵,還有南京戶部鹽引的收益做抵充,朝廷其實不用花多少銀子,有個幾百萬兩就足夠了。”
朱載坖著實沒想到,花這點錢就能解決韃子的問題,他毫不猶豫的點頭道:“好,這西北邊患著實讓人寢食難安,這次,不管怎麼說,我們一定要解決韃子的問題,恩師,你就說具體怎麼做吧。”
楊聰鄭重的道:“這個,為師還要親自前往西北邊疆,命人仔細查探一番才能給出具體方略,”
朱載坖聞言,不由慌道:“恩師,你要親自去西北主持大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