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俺答汗跑了,鬆山堡守軍頓時鬥誌全無,東麵城牆上還喊殺聲不斷呢,南麵、北麵和西麵城門卻已然洞開,潰逃的步卒就如同潮水般的向西北方向湧去。
俞大猷明顯感覺到四周壓力一鬆,待他抬起頭來往四周一看,頓時有點哭笑不得。
原來,這會兒東麵城牆上已然沒什麼抵抗了,韃子步卒能跑的基本上都跑了,跑不了的也丟掉武器趴地上投降了。
這韃子,也太不經打了吧?
正在這個時候,一員參將越過眾人,疾步上前,略帶焦急道:“將軍,另外三麵城門已然洞開,韃子正蜂擁逃竄,我們是不是分兵追上去?”
俞大猷想也不想便搖頭道:“算了,窮寇莫追,讓他們去吧。”
那參將聞言,臉上不由露出一絲失落之色,不過他還是老老實實的拱手退了下去。
俞大猷當然知道手下人的想法,那些個逃跑的韃子可都是錢啊,隻要追上去,不管死活,那都是一百兩一個,放著這麼多銀子不讓他們去賺,他們自然會有些失落。
他也沒辦法啊,是楊聰不讓追的。
這次來之前,楊聰就下了道奇怪的命令,韃子,能不抓則不抓,能放過則放過,說是要消耗韃子的糧食。
好吧,這些韃子逃回去之後的確得吃飯,而草原上基本就不出產糧食,這的確也是個不錯的克敵製勝之法。
鬆山堡之戰就這麼結束了,明軍以極小的傷亡拿下了這座韃子臨時堆砌起來的堡壘,從此寧夏衛到甘州鎮一線再無險阻,堡壘推進戰術得以繼續執行。
俺答汗眼看著明軍就要跨過大小鬆山,封住西北邊的出口,無奈之下,隻得率手下韃靼部主力倉惶北撤。
他這一走,明軍的堡壘修起來就更快了,不到半年時間,寧夏衛和甘州鎮之間的堡壘便已修築完畢,同時,甘州鎮這大明最西邊的一個邊鎮也通過鐵路與其他邊鎮連到了一起。
自此,大明九邊,除了最東邊的遼東鎮,其他八個邊鎮都通上了鐵路,不管是糧草輜重的運送還是兵力支援都方便快捷的很。
這段鐵路修起來之後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甘州鎮和寧夏衛一線的邊防線縮短了一半還不止。
原本,明軍的防線是沿著黃河彎彎曲曲向西北延伸的,這會兒則變成了一條直線,原本陝西三鎮的防線足有三四千裏,這會兒卻隻剩下堪堪一千多裏,這中間,不知道可以節省多少兵力。
當然,要縮短這條防線,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寧夏衛通往甘州鎮的鐵路線北側得重新修築一條長城,要不然,僅憑間隔幾十裏一個的堡壘是不足以保證鐵路線安全的,也無法徹底將韃子擋住。
這段長城,總體來說也就五百多裏,再加上有鐵路運輸材料和糧食補給,修起來倒不是很困難。
楊聰一聲令下,十多萬邊軍精銳和屯衛其上陣,不到兩個月時間,五百餘裏的長城便以修築完畢,並且,明軍還在鬆山堡的遺址上修築了一座碩大的鬆山城,城池的麵積堪比一般的州城,駐紮十萬大軍都沒有任何問題。
話說楊聰為什麼要在西北荒原上修築這麼大一座城池呢?
這裏又沒有耕地,又沒有什麼資源,糧食全靠其他地方運送,基本的自給能力都沒有,修築這麼一座巨大的城池那簡直就是浪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