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一五九章 東瀛亂世(1 / 2)

總督府書房內,依舊是太師楊聰高坐主位,東洋總督楊繼盛恭敬的陪侍在側,另外還有汪直和洪鐵柱也在場,四人貌似正圍著書桌上的東瀛地圖商議著什麼。

這張地圖是汪直根據自己這麼些年在東瀛的行商經驗畫出的東瀛各路勢力分布圖,上麵密密麻麻的全是東瀛各種姓氏,看的楊聰都有點眼花繚亂的感覺。

這第一批鐵炮到底賣給哪幾家呢?

說實話,楊聰這會兒腦子裏麵也是亂七八糟的,因為他對東瀛的曆史並不熟悉,對於東瀛戰國的走勢他更是一頭霧水水,他唯一知道的就是豐臣秀吉最終擊敗各路諸侯,一統東瀛,結束了東瀛的戰國亂世。

所謂“亂世出梟雄”,可不敢讓豐臣秀吉這個梟雄從東瀛亂世脫穎而出。

這會兒他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用鐵炮打破東瀛各路諸侯之間的平衡,讓他們陷入無休止的大戰中,讓豐臣秀吉無法一統東瀛,結束戰國亂世!

簡單來說,就是讓他們不停的打,不停的打,打的時間越長越好,這樣東瀛才不會崛起,大明才能通過各種手段掠奪東瀛出產的白銀。

這手段要說起來著實有點卑劣,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他自然不會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來,所以,他才將自己的弟子楊繼盛和親信汪直、洪鐵柱叫到書房,關起門來商議。

他的想法的確不錯,隻要阻止了豐臣秀吉,讓他無法一統東瀛,大明就能坐收漁翁之利,大發戰爭財了,問題,這地圖上壓根就沒有豐臣氏這一路諸侯啊!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他在地圖上仔細搜索了半天,最終還是一無所獲,無奈之下,他隻能無奈的問道:“五峰,你聽說過豐臣秀吉嗎?”

豐臣秀吉?

什麼玩意兒?

汪直毫不猶豫的搖頭道:“小人沒聽說過。”

楊聰又追問道:“東瀛各路諸侯又或者他們手下的大將裏麵有沒有姓豐臣的呢?”

豐臣氏?

他還沒聽說過這個姓氏呢!

汪直堅定的搖頭道:“沒有,小人從來沒有聽說過豐臣氏這個姓氏。”

沒有?

難道是翻譯的問題?

畢竟,豐臣秀吉是後世的叫法,這會兒是不是這麼個叫法還不清楚呢。

楊聰想了想,幹脆問道:“那你覺得東瀛這會兒勢力最為強大的是哪路諸侯?”

這個問題就有點難度了,汪直思索了一陣,這才小心的道:“這會兒東瀛各路諸侯的勢力相差並不是很大,比較強大的,的確有幾家,不過,要說哪路諸侯勢力最強,這個小人還真沒法下定論。”

楊聰聞言,錯點暈倒。

這跟他預想的情況貌似有點出入啊,要知道,豐臣秀吉可是在萬曆二十幾年便組織大軍進攻朝鮮了,也就是說,他應該在萬曆二十年之前就一通東瀛了。

這會兒算起來差不多應該是嘉靖末年又或隆慶初年了,也就是說,這會兒離曆史上的萬曆朝其實沒幾年了。

按道理來說,這會兒豐臣秀吉應該發動統一東瀛的大戰了,再不濟,他也應該成為東瀛最為強大的一路諸侯了,汪直竟然說東瀛各路諸侯之間的勢力相差並不是很大,幾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