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的效率還真不是一般的高,大友宗麟這邊剛把三十多萬兩銀子準備好,那邊汪直就已經將鐵炮、炮彈和附贈的火藥給他送過來了。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大友宗麟很快便擁有了兩百門嶄新的鐵炮。
那麼,他是不是就可以憑借這些鐵炮四處征討,一統九州了呢?
當然沒這麼簡單,先不說這兩百門鐵炮夠不夠他稱霸九州,他手底下的人會不會操作這些鐵炮還是個問題呢。
這鐵炮傳入東瀛可沒多長時間,東瀛各路諸侯不但會鑄造鐵炮的沒幾家,就連會操控鐵炮的人都沒多少。
豐後大友氏本就鑄不出鐵炮來,大友宗麟手底下自然沒有會操控鐵炮的老手。
為此,他還專門找汪直幫忙,請汪直給他派些熟練的炮手過來,教他手底下人操控鐵炮。
汪直也不含糊,當即便給他派來了一小隊,十個熟練的炮手,幫他操練手下人馬。
這一下,西山城外可熱鬧了,每天從早到晚都是隆隆的炮聲,幾乎都沒怎麼間斷過。
大友宗麟按汪直的指導足足招來了一千名機靈的步卒,五個人一組,分成兩百組,分別操控兩百門鐵炮。
這鐵炮操控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如果是從沒接觸過火炮的新手,最起碼那也得親身實踐,開過幾炮之後才能勉強掌握鐵炮操控的基本技巧。
於是乎,幾炮下去,隨著火炮附贈而來的十枚炮彈便消耗的差不多了。
當然,大友宗麟不在乎這點錢,也不在乎這點炮彈,他還額外訂購了一萬發炮彈呢,一萬發炮彈不夠,再來一萬發便是了。
他手底下人對火炮的操控是越來越熟練的,但是,他們很快又發現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火炮的固定和移動實在是太麻煩了。
汪直可沒給他們配炮車,就算配了炮車,他們也沒這麼多戰馬來拉不是。
這鐵炮可不是往地上一擺便能開火的,最起碼也得先固定住那才能開炮,要不然,“轟”的一聲,炮彈是飛前麵去了,鐵炮也會隨之往後飛出去。
操練的時候,他們還可以想點辦法,在地上挖個坑然後再將長槍的杆子穿過炮耳,釘到地上,用以固定鐵炮,打仗的時候那可就不行了,因為鐵炮要隨著大軍移動啊,難道每跑到一個地方再臨時挖坑嗎?
這點其實楊聰早就給他們考慮到了,沒炮車,沒關係啊,大明有專門特製的炮架,一百兩銀子一副,雖說主體結構是木頭的,鐵炮固定的地方卻也有幾個小巧精致的鐵銷和鐵箍,既美觀又耐用,而且四個人便可以輕輕鬆鬆連鐵炮帶炮架一起抬著走。
這東西好啊,大友宗麟自然是毫不猶豫的買了兩百套,這一下,大明的木匠又有活幹了,不到一兩的成本,直接賣一百兩一套,簡直是暴利啊!
就這樣,折騰了將近一個月,一千名炮手終於操練的差不多了,大友宗麟也集結了萬餘人馬,大友氏的九州征討終於拉開了序幕。
第一個目標,征討肥後國的叛逆,也就是他的親叔叔菊池義武。
話說他親叔叔為什麼叫菊池義武而不叫大友什麼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