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國鎮北大將軍兼儲君雁王提親必然是一件轟動全城的事,就憑岑子陌在朝中的地位,必然會引起重視,又聽說現任皇帝雖然是雁王爺的弟弟,但是那些被世人常常議論的皇家兄弟對於皇位的爭奪卻未曾出現在雁王爺和皇帝的身上。

事實上,他們之間的爭端要說沒有發生必然是不可能的,隻不過雁王爺失去皇位的時候,那皇帝還是一個小孩童。幾年前,沒有一個人會相信作為德才兼備,在百姓口中歌功頌德的雁王爺會失去皇位,或者說他竟然會主動放棄皇位。隻掛了一個儲君的名義,比所有的人做的都多,比所有的人更關心國家大事。

戰亂他來平,國事他也未曾放手,一直到小皇帝近些年長大,才多多少少移交給了他。

也有不少的百姓會為之惋惜,雁王爺是絕世之才,是大梁國的曙光,若不是有雁王爺鎮場,整個大梁或許早就淪為附屬國,或許大梁國的百姓也將淪為失去國家的人。

雁王爺這麼多年來,為了大梁國付出了很多心血,身甚至如今已經二十六歲,卻未曾娶妻。明明有先帝許配的婚事,卻遲遲不敢允諾,說是怕戰事未平,會誤了姑娘終身。

而今天下太平,大梁國也再不是那個能被其他國家輕易起心思的國家,雁王爺也終於能把自己的婚事提上日程,這不得不說是一件舉國歡慶的事情。

雁王府掛起了紅色的燈籠,又掛上了紅陵,府裏麵和王府的大門外都是一片張燈結彩。這幾日的時間,王府外常常有百姓駐足圍觀,或是聚眾討論,各個臉上一片喜氣洋洋,關於雁王爺的傳說又被口口相傳了一次。

離雁王爺去楚府提親的日子已經漸漸逼近,楚小萌在這樣充滿腥風血雨的時候安全度過了幾日,愣是沒想到更可怕的事情還在後頭。

其實她已經在南雲閣幹了好些日子了,從雁王爺回府、婚事提前的消息傳來之後已經又過去了好幾日,這幾天的時間裏,她依然沒有見到雁王爺,程公公也很忙,一直見不到蹤影。

愣是沒想到再次見到程公公的時候,程公公一臉為難的告訴她,她被編入提親隊伍中,作為王府裏的主使丫頭去楚府提親,而這事也沒有一點轉移的餘地,因為是雁王爺親自點的人。

程公公自然心裏滿是內疚和不解,這雁王爺怎麼能這樣呢,又不是不知道楚小萌和他的傳聞傳得有多人盡皆知,這婚事也不推了就算了,真打算要娶那楚家大小姐了,又為什麼還要楚小萌在提親的隊伍裏。

雖然按照慣例,主使丫頭是要進提親隊伍的,如果娶的是正王妃,那麼主使丫鬟日後便有可能會是王妃身邊最親近的人。

可是規則又不是死的,也是人定的。雁王爺但凡顧及一點楚小萌的感受,也不至於要這樣對待她。

對於這一點,程公公很認真地跟雁王爺談過了,結果就是沒有退讓的可能。也不知是不是真要那丫頭死心才行,他這樣的外人聽著都覺得過分。

楚小萌聽了之後滿是震驚,不知道雁王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安排,倒沒有程公公想象的那些情緒,她隻是有些擔憂,畢竟她這身份......

如果被拆穿了怎麼辦?

不,不可能,楚簌簌就算認出來楚小萌,也絕對不會拆穿她的。整個楚府都不會拆穿,楚簌簌會作為楚家大小姐,代替楚阡阡嫁入雁王府,這似乎是整個王府所有人都認為的事情,似乎事情就是這樣,沒有回轉的餘地。

而她,估計等楚簌簌嫁進了王府,會有很多災難等著她。

楚小萌是想到這一點才覺得糟心的。

既然是雁王爺親自點的人,那必然是不可能收回的了。

楚小萌拍了拍程公公的肩膀,還安慰了他。程公公見她這樣,心裏頭就更難受了。

這事怪誰呢?如果當初他不在一味的將她往雁王爺那兒推,或許那丫頭就不會是今日的下場。就算楚小萌不承認,他也知道楚小萌對雁王爺是有感情的,從顏歡姑娘到王府來訪的時候留看出來了。

原以為水到渠成的事情,也不知道到底是哪裏出現了變故,程公公至今都想不清楚。

去就去,楚小萌也不慫,隻不過沒想到那麼久沒有見到雁王爺,竟然在雁王爺提親的前一天晚上見到了,而且還是雁王爺將她叫過去的。

這個消息一出,王府又是一片議論,猜測著此時此刻雁王爺會說些什麼,楚小萌懷裏那個孩子到底怎麼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