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香江大學城計劃(1 / 2)

石莫帶著計劃書來到石振國的書房,打開房門,發現石振國還沒來,就自己在書房中的茶幾上泡起了功夫茶,以前喜歡喝茶,有一段時間對茶文化感興趣,就自學起了泡茶功夫,也看了一點相關書籍,如:茶經,吃茶養生記等。石莫泡茶看起來像模像樣,但實際上也就隻比普通人強一點而已,跟專業的沒法比。

石莫一邊泡著茶,一邊想著要不要把第二份有關香江大學城的計劃也一並提出來,但又覺得港英政府可能不會同意,因為所需土地麵積實在太大,耗資巨大,以現在港英政府的財政收入跟本不夠。

石莫的香江大學城計劃是要在新界元朗區興建5座大學,其中香港城市理工大學,規劃麵積50公頃。香港科技大學規劃占地100公頃,傳媒或者演藝大學規劃占地20公頃,香港公開大學20公頃,以及一個醫科大學50公頃。一共需要240公頃土地,240萬平方米的麵積。

新界的地理位置十分接近後海灣,元朗的地形是低窪地區,元朗也是香江十八個地方行政區中位置最西北的一區,位於新界的西北邊,三麵環山,地勢平坦。

元朗是一片平原,基於地理關係,元朗自古以來是一個以漁農為主的鄉郊型小區,居民以耕田或在魚塘養魚為生,這裏有連綿的農田,民風純樸。在多山的香港,就隻有這一塊平整而廣闊的平原。

而現在那裏是一大片的魚塘(基圍),而且就算是到21世紀也同樣如此。

其實香江不是沒地建房子,而是那些有房子的人為了自家房子不貶值,以及香江房地產商等既得利益團體的阻撓,以環保等借口遊行示威阻止香江政府開發,其實元朗區那上千公頃地種植糧食養魚等根本就沒有多大的經濟價值,香江大部分的食物來源都是進口的。

到後世劉德華就因為支持香江政府的“填海計劃”,而遭到人身攻擊。事情緣由是,2018年10月,香港推出“明日大嶼願景”,擬用20年-30年的時間,建造總麵積達17平方公裏(1770公頃)的多個人工島,解決100萬人左右的居住問題。

這一舉措遭到工商界以及大多數有房一族的反對,更成為香港高房價的最大注腳。

既然那裏一大片地方都空著,還不如趁現在的特殊時期,試試看能否做出點有益的改變。

雖然成功的難度很大,但有利條件也有。

有利條件一:現在的港督還是麥理浩,外交官出身的麥理浩雖然缺少殖民地的行政管理經驗,但沒有殖民地包袱的他,反而被普遍認為是曆史上最傑出和最受市民愛戴的港督之一,輿論更以“麥理浩時代”(MacLehose Years)形容他在任港督的日子。

麥理浩在任內推動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使香江的社會麵貌出現了深刻的改變。他的改革涉及房屋、廉潔、教育、醫療、福利、基礎建設、交通、經濟和社會各個範疇,十年建屋計劃、開發新市鎮、創立廉政公署、九年免費教育、興建地下鐵路和地方行政改革等重要的政策和建設,紛紛在他任內推出。這些政策不單直接改善市民的生活水平,還進一步為殖民地政府在市民心目中建立起正麵形象,同時也增強了香江人對香江的歸屬感。

麥理浩是個幹實事,有魄力的人。石莫就想試試能否成功,因為到1982年麥理浩就會卸任,83年回英國定居。而後麵的幾任港督都是來香江當攪屎棍的,隻會劃水,根本不會同意香江大學城這麼大的計劃。

有利條件二:2019年時香江法定學院有十所,但現在香江的大學學位嚴重不足,79年的香江隻有2個大學,分別是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其他的大學現在都還沒有建立。部分情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