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加速互聯網發展(1 / 2)

2012實驗室網絡設備研究所,其主要工作是研發互聯網相關的網絡技術設備和通信設備,以及進行分組交換設備、網絡通信協議、網絡通信與網絡操作係統軟件等。石莫任命高昆為網絡設備研究所的負責人。

石莫對高昆說道:“高教授,我希望你能帶領網絡設備研究所,研發光纖通信係統,然後通過建設海底光纜來連接歐美的網絡。”

現在的香港和內地都是沒有接入互聯網的,隻在一些科研機構和學校內有局域網,也就是幾台計算機連接起來,互相可以看到其他人的文件。現在是互聯網發展的開始階段,美國也隻是通過租用電話線路將分布在美國不同地區的幾所大學和研究機構的主機連成一個網絡。

Internet起源於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資助研究的ARPANET網絡,要到1983年1月TCP/IP協議成為正式的ARPANET的網絡協議標準後,大量的網絡、主機和用戶都連入了ARPANET,使得ARPANET迅速發展。

到1984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決定組建NSFNET。通過56kb/s的通信線路將美國6個超級計算機中心連接起來,實現資源共享。NSFNET采取的是一種具有三級層次結構的廣域網絡,整個網絡係統由主幹網,地區網和校園網組成。

當美國在發展NSFNET的時候,其他一些國家、大學和科研機構也在建設自己的廣域網絡,這些網絡都是和NSFNET兼容的,它們最終構成Internet在各地的基礎。20世紀90年代後,這些網絡逐漸連接到Internet上,從而構成了未來的世界範圍內的互連網絡。

石莫想要跟上美國互聯網的發展速度,就得接入歐美的網絡,這樣才能共享其龐大的資源。

高昆一聽石莫的話,就知道石莫不了解情況,於是解釋道:“小莫,長距離和超遠距離的光纜技術現在還不成熟,而且現在的光纜網絡傳輸損耗有0.2dB/km,隻適合進行短距離傳輸。還有海底電纜工程是被世界各國公認為複雜困難的大型工程,施工難度很大,因此短期內想要敷設越洋的海底光纜是不可能的,現在洲際通信的主要手段還是衛星通信。”

石莫其實也不太了解現在的光纖技術發展到什麼程度了,光纖就是高昆發明的,他說的肯定沒錯,因此石莫隻能改變自己的計劃,說道:“這樣的話,那我們就先發展區域網絡及其他短距離傳輸應用的光纖,到82年時可以把整個香港建成一個大型局域網,等以後我們的光纖技術突破了,再開始進行光纜計劃,把香港的網絡直接連通歐美。”

石莫繼續說道:“高教授,除了發展光纖技術,我們得研發兩款聯網設備,多協議路由器和交換機,到時好配合我們的研發出來的超級計算機,形成一個以超級計算機為基礎、能夠全球聯網的信息網絡。”隨後石莫又讓陳世青配合高昆研製相關的網絡通信軟件和網絡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