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以芯養芯,滾動發展(1 / 2)

石莫對於下一代內存的研發和生產很放心,但他對晶圓製造和半導體生產設備的研製就沒有那麼樂觀了,第二座芯片廠能否成功建成,關鍵就在材料和半導體生產設備。

石莫向汪正評問道:“正在建設的第二座芯片廠現在情況如何?關鍵材料和半導體生產設備國產化率有多少?”

汪正評作為芯片廠的負責人,在建的晶圓廠也是他負責的,很熟悉建設進展,說到這個他就有些高興,隨著公司的發展,興建的晶圓廠會越來越多,這是一份沉重的責任,但他管的人和物會更多,權力也會隨之增大。

汪正評笑道:“第二座晶圓廠是按照集團確定的“以芯養芯,滾動發展”的方針,走自主設計、自主製造、自主建造、自主運營的建設路線,是繼第一座晶圓廠投產後,我們公司興建的第二座大型晶圓廠。

第二座晶圓廠采用首座晶圓廠的技術翻版加改進方案,它以首座晶圓廠為參考,利用已掌握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LSI)的部分設計技術和設備製造能力,結合經驗反饋、新技術應用和安全發展的要求。在建設中加大了自主化和國產化力度,實現了部分設計自主化和部分設備製造國產化,提高了設計自主化和設備國產化的比例,整體國產化率達到30%,並且實現了建安施工自主化,主承包商全部由我們承擔。

通過第二座晶圓廠的項目建設,公司將加快全麵掌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基本形成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自主化和設備製造的國產化能力,為高起點研發、消化、吸收下一代的特大規模集成電路(ULSI)技術打下堅實的基礎。”

聽到這,石莫高興道:“好,不錯,我們後麵要繼續努力,一定要突破歐美半導體企業的技術壁壘,突破集成電路的關鍵裝備和關鍵材料,以及相關化學品,加快產業化進程,增強產業配套能力,最終掌控整個半導體產業鏈。”

晶圓製造是集成電路產業鏈的核心環節,關鍵材料十分重要。主要包括CMP材料、光刻膠、濕電子化學品(顯影、清洗、剝離、蝕刻等)、電子氣體、光掩膜版、靶材等。

在2018年全球晶圓製造材料市場規模近322億美元,中國市場規模約28.2億美元。由於技術壁壘和市場門檻高,半導體材料國產化程度較低,不到10%,歐美日韓的龍頭企業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石莫熱衷於建立自己的半導體材料和設備供應體係是有原因的,隨著半導體行業的發展,未來這些項目都是賺錢的。石莫現在就推進對半導體材料、零部件和設備的研發,實現對關鍵原材料的自主可控,在以後把握了半導體產業的命脈,公司遭受到打擊時就可以迅速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