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久,本科碩士都就讀於華夏國民大學,碩士畢業後又被推薦到井本研究室攻讀博士學位,怎麼都算是華國環境經濟學領域最優秀的一批後起之秀了。
可是,就算是這樣的後期之秀,此時最大的理想也不過是在博士畢業前發兩篇影響不錯的核心期刊,這樣就能確保回國拿到教職。
至於《經濟學月刊》和《管理之聲》,那是李成久這輩子的夢想。
而這個看起來比自己還要年輕的徐老師,一聲不響就發表了兩篇,甚至要到了堪稱價的稿費!
雖然不太清楚每篇論文兩萬rb的稿費意味著什麼,但這並不妨礙靠公費出國的李成久留下貧窮的淚水。
徐憐確認了版權協議書,這才發現,是自己昨寫的第一篇和第五篇論文被《經濟學月刊》給截了稿。
那兩篇論文有這麼好嗎?徐憐有些懷疑。但想到那四萬塊錢,他就懶得去想了。
附上自己的銀行卡賬號,然後把郵件發了出去。
做完這一切後,他舒服得伸了個懶腰。四萬rb到手,意味著他和溫婉這個月吃穿不愁了。
至於給溫婉單獨租一個房子——開什麼玩笑!日子難道不舒服嗎?!
然而,就在徐憐偷著樂的時候,川崎姐走了過來。
“徐先生,有一封您的郵件,您要不要現在過目?”
“啊?!好的好的。”徐憐連忙答應。
於是徐憐來到了事務員工作台,看到了一份備注要轉交給自己的郵件。發件人是《華夏政策研究》。
突然,徐某人心中湧起一陣不祥的預感。他動動鼠標,輕輕地點開了這封郵件。
正文呈現了出來——
“徐憐教授
我是《華夏政策研究》的主編,昨我收到了來自您的一篇論文投稿。經審稿人意見,我們決定接受稿件。
據悉,該論文已被轉送至《經濟學研究》編輯部,但為了特別表彰這篇論文的突出貢獻,經我們編輯社研究決定,如果您願意將論文發表在我刊,我們將單獨資助您RB十萬元以從事科學研究。”
徐憐一看,笑了,又是十萬塊到手!
但正準備回信答應對方的時候,他又感覺到一絲絲不對勁。
《經濟學研究》?轉送?哦,那篇啊…
“鄭朝東!你個王八羔子坑老子!!!!”撕心裂肺的怒罵,響徹了整層樓。
川崎姐目瞪口呆,她聽不懂華夏語。
就在徐憐剛嘶吼完畢的時候,井本助推門走了進來。
“年輕人有活力啊,徐桑。哈哈哈哈哈。”
一向沉穩的井本助名不虛傳。像徐憐這種迷惑行為,換個瀛洲教授指定會被直接趕出研究室。
徐憐意識到自己的失態,趕緊向微微鞠躬示意。
“徐桑,下午春元會社技術課的人要過來和我談談,你應該要參加的吧?”井本助沒有在意剛才的事,微笑著。
自覺虧了八萬塊錢的徐憐聽春元公司要來人談判,立刻就充滿了鬥誌。
“井本先生,請務必讓我參加!”這話的時候,他眼睛都是紅的。
井本助看到徐憐這番表現,有些好奇,到底還是八卦了起來,“徐桑,你這是怎麼了?怎麼這麼傷心?”
“教授,徐老師發了兩篇《經濟學月刊》,可能有些激動。”李成久在旁邊調侃,他不知道《華夏政策研究》打算出10萬rb的事情。
“《經濟學季刊》?美國那個?”井本助沒反應過來。
“不是,是華夏國的《經濟學月刊》,是華夏經濟學界第一大刊,在華夏的地位和《經濟學季刊》在世界上的地位差不多。”李成久強忍著槽意,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