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之中的四聖正在商議著挖掘仙人的寶藏,而在山洲城內卻是實打實的出現了傳中的神仙寶物,這還得歸功於山洲城的名人張大嘴,若不是他將那寶貝帶出深山,估計它就要化作春泥滋養下一代了。
山洲因其地境內多高山而得名。山洲與幽州北接幽州東接京城,南與羅洲接壤,西南方最外圍則是一片尚無人探知的沼澤濕地,在靠近羅洲、山洲與沼澤濕地這三處夾角位置有一個聞名山洲城的村落,這個村子與山洲的其他村落一樣都是靠的采藥和打獵為生,唯一的區別隻有一個那就是這個村子人口非常之多,遠超其他村落,而且村子裏隻有一個姓氏,那就是張姓。這樣的村莊在偌大的洲域內雖不多但也並非僅此一處。然而最近幾十年張家村越發的出名了,他的出名並不是出現了顯貴人物,也不是出了什麼才地寶,隻因一個人的出現,那就是張大嘴。
張大嘴,本名張來寶,人如其名是個生的“大嘴巴”,逢人便誇誇其談,對人是毫無秘密可言,因此被人起了大嘴這麼個綽號。雖如此張家鎮本也不應名揚山洲城。
原來張家的祖上來曆非凡,乃是前朝的大學士,屬於顯貴人物,後因不適應官場的鉤心鬥角和爾虞我詐之勢,遂幾度辭官歸隱,最後皇帝見實在留不住其人也就放棄了,準了他的辭呈,隨後這位大學士一路走走停停遊山玩水,最終在這山洲境內的偏遠之地定居下來。此事原本都隻有族內長者或是族長知曉,但因緣巧合之下,為張大嘴所知曉,可想而知不多時日整個山洲城消息靈通者都知曉了張家村的過往來曆,這讓那些疑惑為何這麼個偏遠村人人識文斷字之人總算找到了原因,原來是祖上的餘蔭。
這日自州城駕著馬車回歸的張大嘴就帶回了一則消息,回到村裏他也顧不上和路上遇到的人打聲招呼一路跑到村子中央的穀場邊的大樹下敲響那口鐵鍾,清脆的當當聲傳揚了出去,隨著鐵鍾聲的傳出,村人也慢慢的三三兩兩的聚集了過來。
原來在張家村祖輩在發覺族人越來越多後,為了方便通知族人事情就立了兩口鍾,一口位於祠堂內的厚重的銅鍾,另一口則是位於這曬穀場邊上的鐵鍾,設立兩口鍾是為了區分事情的輕重大,每逢重要的大型節日或遇到有關全村也是族人的命運的大事都會敲響祠堂內的銅鍾,而一些事但也需要通知全族人的則敲響這鐵鍾,因為二者聲音差別大,容易區分。
看著慢慢聚集而來的族人,張大嘴忍不住心裏的興奮,咧開了嘴在那嗬嗬的笑了起來,因為此刻自己又可以一展自己的這驚地泣鬼神的才華了。
山洲因其地勢的關係境內少有大型的城鎮,皆以村為準,隻有山洲境內中心處有一最大的城——山洲府城,山洲府城相比於其他州城雖然很,但繁華程度一點也不必其他大城差,山洲以飛禽、山獸還有奇花異草和此地特有的藥草聞名於都靈國,而作為山洲行政中心的山洲府城將整個山洲境內的絕大多數奇花異草、藥草、皮草的生意都集中在府城內,山洲府城建城之初就規劃了每一個區域的作用,不同的生意都有自己的集中區域,張大嘴就活躍於奇花異草街區還有藥材街區。
山洲府城內的藥材一條街上,有兩人剛從一藥材商店走出來,走在最前頭之人一身青布長衫,留著山羊胡,臉頰圓潤有光澤微透紅光,身後之人則是背著行囊,看樣子應該是司手下之類的,在二人走出鋪子後緊接著一個外衣上有著與此店鋪同樣字號和圖案的人推著載滿貨物的車子跟了出來,另一位圓滾滾一臉福相之人一路相送,看樣子該是藥店老板本人,一路上滿臉陪笑最後還不忘高聲道:“胡老板慢走,下次再來店必定給予更大的優惠。”聲音之洪亮似乎能穿透整條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