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清脆的雞鳴,劃破了沉寂一夜的天空。
灰牙村。
大陸數以萬計村落中,十分普通的一處小村落。
清晨,第一縷陽光穿過厚厚的雲層,射向沉睡了一夜的大地。廣闊無垠的大陸,再一次因陽光的蒞臨而變得生機盎然。
新的一天,村子裏漸漸變得熱鬧起來。男人們開始了一天的勞作,婦人們也開始忙碌起來,每個人的分工不同,都各自有條不紊的做著自己的事情。不遠處的幽深小巷裏,時不時傳來幾聲孩子們‘咯咯’的清脆笑聲。整個場景,給人一種世外桃源般恬靜和諧的感覺。
在村口前的一塊空地上,有一顆年頭很久的老樹和一塊光滑巨石,幾個少年在圍繞著巨石玩耍著,在巨石上站著一位少年,正在語氣激烈的說著什麼……
在村子東頭,靠近村口的地方有一處小木屋,裏麵住著一位中年男子。據村裏人說,他不是這個村子裏土生土長的村民。相傳他是在二十多年前,被村裏人在山上打獵時發現的……
當時他暈倒在一顆大樹下,心地淳樸的村民們見他還有口氣在,便好心將他從那遍地凶險的荒山野嶺背了回來。後來,人們慢慢了解到他似乎是失憶了,什麼也不記得,甚至連自己是誰,都忘得一幹二淨。
鑒於這種情況,再有就是他還沒徹底痊愈,也沒什麼其它去處。於是就先將他暫時留在了村裏養傷,日子一天天過去,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村裏人漸漸發現這個不明來曆的人雖然不善言辭,但卻極為憨厚老實。就決定將他留下來並在村口處給他搭建了一所小木屋。
好心的村民們還給他送去一些鍋碗瓢盆等生活用品。為此,他特別感激村裏人,因為痊愈之後記不得自己是誰,也不知道自己以前是幹什麼的,於是就隻能天天去山上砍柴,然後挨家挨戶送去,以此來報答村裏的居民。
這一送就是一個月,除了刮風下雨出不了門,幾乎沒有一天間斷過。時間一長,村裏人也慢慢開始跟他熟絡起來……
“哈哈,你這麼天天挨家挨戶去送柴,大家都已經知道你的好意了……你天天砍柴,人又老實,說起來還真有點像這木柴,要不以後就管你叫老柴得了,啊怎麼樣...嘿嘿”一個村民打趣似的說道,說罷便嗬嗬笑了兩聲,周圍閑談的村民聽到後也跟著笑了起來。雖是句玩笑話,但時間一長,老柴這個稱呼便神奇般的成了他的代號,或者說是他的名字。從那時起這個稱呼便一直跟著他,直到現在。
老柴為人樸實醇厚,雖然話不多,但是見誰都一臉憨憨的笑容,誰家有困難了隻要他能幫的上,一定會去幫。雖然他不是這個村子裏的原住民,但人們並沒有因此而外待於他,反而因他忠厚老實的為人,而把他當成自家人般對待。後來,經村民介紹,老柴幹起了給不遠處的一所鎮子送柴的活計,以此來換取生活所需品。
轉眼二十年過去了。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老柴像往常一樣早早地起床洗漱,做飯,吃飯……一切都是那麼的有條不紊井然有序。老柴已經習慣了這樣一個人的生活,並且很喜歡現在的生活狀態。期間村裏人也試圖給他介紹過女子,但都被老柴以各種理由婉拒了。
這天,老柴早早地吃完早飯,將那把用了將近二十多年的斧頭別在腰間,向外走去。因為大山在村子的另一頭,所以每次進山,老柴都會橫穿整個村子。路上不時會遇見幾個村裏人,便停下腳步寒暄幾句。
村口處,幾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大樹下閑聊、下棋,說到興奮處還不時傳出幾聲爽朗的笑聲。其中一位骨瘦如柴但精氣神很好的老人,打老遠就看見老柴走來,還隔著有一段距離便招手喊道“老柴…今天走的有點早啊...”其他人聞言都紛紛向村口處看去。
一位身形寬厚,步履穩健,腰間別著一把斧頭的中年男子,正向村口方向信步走來。這個形象在村子裏隻可能是一人,那就是老柴。這群老者中,大部分都是當年在山上救下自己的恩人,因此老柴對這幾位老人格外的尊重與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