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弟在王家的房前屋後忙碌了一天,她確實有許許多多的活兒要幹,除了伺候她的婆婆以外,她還要做照料菜園、喂豬、劈柴等事,她做得很辛苦,因為除這一切日常雜事外,她還需要編織藤器。雞鳴村的婦人們是沒有一個可以閑著不做事的,她們最主要的工作是紡織,然而存弟學不會這等精細活兒,她的男人便給她尋了個做藤器的工作,聽說鄰村有做蔑器的,但是雞鳴村一帶的山峰隻長一種脆弱的矮竹,不適宜做蔑器,存弟的男人進山工作的時候砍一些老藤背回來,存弟便在家做藤器。

砍回來的老藤在場院裏暴曬一段時日後,存弟須拿刀將表麵削去,再破成長條,兩條一組交叉編織,不斷插入新的藤條,在轉角處用火烤致使彎曲,形狀做成後沿邊插入收口,再以剪刀修整毛邊,工序很簡單,即使兒童看一天也能學會,招娣所背的藤筐,就是這樣做出來的,每做好三五個藤筐,她的男人便拿藤筐向貨郎換油鹽布匹之類貼補家用。

她每天至少做一個藤筐,夏日白天長的時候,她會在晚飯後一直趁著天光做,直做到眼睛再也看不見東西了為止。

第二天略微能看見東西,她就起身升火煮飯,應付了一家老小的吃喝和豬的,給菜園澆水,然後就坐下編藤器,等女兒從山上背回豬草,一家老小坐下吃晚飯,日子周而複始,平淡而滿足,她並不奢求別的什麼,自打生下希兒後,她在王家很有地位,丈夫不時常打她,婆婆也不再念叨換個各方麵都比她好的媳婦,又有希兒做她將來的指望,身為女人,她可謂是萬事如意了——除了招娣。

哎,若是招娣能懂事、聽話、孝順那麼一點兒,她也不至於這麼苦惱!

別家的小姑娘在她這個年紀早就學會紡紗、織布等又賺錢又得婆家歡喜的活計了,招娣在這方麵是凡事不會,“都是跟你學的”,婆婆每次談到,都沒有好氣色,存弟不會這些,做婆婆的隻能親自來教,天底下還有這樣可笑的事情嗎?一個做婆婆的人還需要辛苦的教孫女,媳婦是死人哪!

她這麼喊著,於是她並沒有教招娣任何事,招娣還是什麼都不會。

存弟不得不承認她是愧對了王家,首先,生了招娣這麼一個賠錢貨,其次,她還不會任何理應由她教給招娣的本事,居然要勞煩婆婆來教——雖然她也沒有教,但是這做媳婦的大罪已經釀成,不是她被罵兩句就可以贖罪的。

她也因此狠狠地打過招娣,然而招娣還是什麼都不會,就會異想天開,這不由得她不犯愁。

招娣不會村裏女孩子會的一切活計,就是生個火,她也不會規規矩矩的,老是要問:“為什麼石頭裏能打出火來?”“為什麼灶是方的?”

天哪!她哪裏來的這許多為什麼!

存弟一聽就腦袋疼,她從來不去想為什麼,所以當她聽到女兒又犯蠢的時候,總是毫不猶豫地一個爆栗敲下去:“規矩點!燒火!”有時她成功鎮壓了,而有時鎮壓不及時,不但費了柴火,更教婆婆看出糊糊煮的火候不到,三言兩語說與她丈夫聽,惹得存弟也跟著招娣一起捱打,雖然她丈夫疼惜她,不過為了拗不過婆婆的麵子揍她幾下便丟開去,她婆婆也是拿她當作自己人,嘴快也是為了家裏不寬裕,節儉慣了的老人看到浪費了柴火煮糊了飯心疼,雖然她知道婆婆和丈夫都是關心愛護她的,到底巴掌糊在臉上、拳頭擱在身上是痛的,哎,她心裏知道她嫁到王家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隻是——這個女兒太過淘氣,大概是老天看她日子過得太幸福,特特地差了來磨她的吧!

沒有她就好了!當初沒有生下她就好了!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