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祭祀失敗的緣故,肖如韻猜想了很多,顯而易見的原因是雷劫改變了雙河縣的山勢水脈,但是就她所知,山河地形的改變確實能影響周遭的精靈與真氣的運轉,卻改變不了古老的儀式,更改變不了影響範圍之外的山川河流。在久未祭祀四山的雙河,她原本可能會遭遇到一些不甚友好的挑戰,她為此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一如麵對河妖之時,然而她什麼都沒有遇到,沒有任何顯現,山川沉默如同凡人在祭祀。
是她的法術能力受到遮蔽還是她的仙官身份不受認可?
不可能!河妖明明回應了她的召喚,並給予了她正確的答案。在許多地方,河妖都以桀驁不馴著稱,它們常常毫無緣由地要求當地人獻上數量可觀的童男童女,否則就以大水衝沒州縣。肖家的記錄中,有許多鎮壓河妖的記錄,所以,肖如韻在召喚河妖的時候便已經做好了戰鬥的準備,而山神並非如此。它們鮮少發怒,即使凡人錯誤地奉上了錯誤的祭品,它們也不大以為意,和易變的河妖不同,山神對時間和外界的感受非常淡漠,仙官們與山神的關係談不上親切,但是與山神的戰鬥……從未發生過,起碼就肖如韻所看到的記載是如此。
在這個棘手的問題上,她又想到了另外一個可能,縣衙的記載,是否會有誤呢?
每一個被開辟出來的州縣,初領的仙官都要在真仙的指引下其境內的東南西北四座山脈上舉行祭祀,他們會精心地根據山神的方位與喜好挑選祭品直到山神受祭儀式完成,後任的仙官們隻需照樣奉上祭品即可。在雙河的檔案記錄裏,肖如韻應當向北山獻上黑犬,向東山奉獻烏雞,向南山獻上白豚,向西山敬奉白魚,每一樣祭品都需要純色無暇,沒有肢體的殘缺和傳染上任何疾病,年齡在三歲以內,獻祭時所頌唱的詩歌與咒文都是肖如韻曾經學習過的,這些東西全部記載在雙河縣建城時最古老的檔案之中,紙張破碎泛黃,看起來就是純然的古董。
而現在想來,這種仙家的典籍居然被記錄在那麼平凡無奇的紙張上,這事本身就顯示了不好的兆頭。肖如韻不知道這件事可能經過了誰的手腳,但是碼頭上眾人迎接她的樣子,實在不能說是親切善良。
他們的惡意溢於言表。
在她脫離眾人,單獨行動的時候,所見所聞越來越觸目驚心,如果說縣城裏還是泛著惡意的人類,那四麵的鄉野中的人眾則隱隱顯露了與野獸混血的征兆,村落中設立的仙家廟宇不是荒廢,就是淪為了擲骰子以及一些更加惡劣之事的場所。富有的村民送子弟上學隻為了寫算賬目,對最起碼的仙家法度全然無知,他們對棍棒的熱衷甚於曆史,好像能靠拳棒打倒一切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