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危宴(1 / 2)

哎呦,嘿呀。”在院牆和茅屋的交界處,幾名夷人男女正在熱烈地飲酒作樂,一隻烤好的瘦雞在他們手裏傳來傳去,每傳一次就會少掉一塊,而拿到雞肉的人就快活地張口大嚼起來,這對於一個饑寒交迫的小女孩的確是個誘人的場景,烏吉達想,她的肚子已經咕嚕嚕地響了起來,昨天她僅僅吃了一隻烤鴿子,今天她還什麼都沒有吃。她又饑又渴,酒肴的香氣和飲宴的快樂強烈地吸引著她。

她向前邁出了一步,又一步,直到那些正在歡宴的男女注意到了她,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同時起身迎向她,打手勢邀請她和他們一起聚餐。

烏吉達就像個迷路的小女孩一樣坐到了席邊,在她的麵前,寬闊的樹葉上擺上了幾塊烤好的餅子,一把鹽漬的橄欖,還有一個盛放了酒的木碗,至於肉,她得等那隻雞傳到她的手裏才行。別看席麵如此寒酸,這確實就是一般夷人家庭聚會的規格了,隻有在向古魯大神獻祭,或是婚喪嫁娶的時候,宴席上才會增添牛羊,所吃的烤餅也由奴隸們預先采集的花卉染色,至於其他的花色品種,夷人們既沒有見過,也就沒有想過要去引進。他們所能擄掠到的奴隸,絕大部分是從田邊地頭抓來的農夫,於烹飪一道並不比夷人高明,所以他們也就坐在搶來的金銀之上,安心地以這些拙劣的飲食為滿足了。

但是烏吉達是見識過外界的女孩,她知道在同一個世界,有人並不整天帶著刀劍,藏在樹木的陰影裏行走,而路邊也不全是隱匿掠奴者的野樹,路邊還會有平坦的田地,整齊的樹木,以及毫不掩飾自身存在的村莊,在那些村莊裏,老人和婦女都坦然地孤身走動著,或是喂豬,或是給栽種有果樹的菜園澆水。帶著各種寶貴貨物的小販,無憂無慮地在路上行走,遇到其他人的第一反應不是丟貨逃跑,而是湊上去問對方可有中意的貨物。河流的交彙之處,總有一座像樣的市鎮,裏麵成百十家地開設飲食店鋪,各家都爭著在烹飪一道上精心研究,隻要付錢,最小的鋪子也能擺出十道不同的菜色,從雞到牛一應俱全。他們能做到這點也是因為道路安全,屠夫可以每天到鄉間收購,運到城裏切開發賣,所以有人要嚐嚐牛肉的滋味,不必等他的鄰居殺牛宴客,隻要付出若幹個銅錢就能給自己麵前添上一道牛肉的佳肴,而且因為廚子曾經不止一次地做過牛肉的菜色,其火候也會有充分的保證。

“古魯大神會把那個世界變成什麼樣子?”

她不禁在腦中提出了這個問題,答案顯而易見,如果大祭司的軍隊沒有在雙河城下潰敗,而是占領了雙河,他們會粗暴地奪走那些可以從奴隸販子手裏換到東西而且易於搬運的金銀,還有可以用來奴役的青年男女,將老人和孩子留下等死。僥幸被抓的飯館廚子們在夷山中不大有施展他們手藝的機會,因為主人更需要他們去墾田放羊,就是願意讓他們在廚房裏呆著,他們也不可能燒出和原來一樣等級的菜色——夷山裏不會有供給所有人的肉鋪、六陳鋪,也不會有從丹霞國運來的芬芳的香料。他們的手藝不是用來燒一整頭牛的,也不是用來烤夷山中最常用的粗糙麵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