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完了報到手續,向南和劉老在何麗複雜的眼神中,進了電梯。
當天晚上,故宮博物院在京城飯店舉行了盛大的歡迎晚宴,院長王振林、故宮文保科技部主任馬旭濤、副主任賈昌道以及古書畫修複組的組長錢昊良等一幹組員,全部出席了晚宴。
這一次故宮博物院召集全國各地的古書畫修複裝裱專家前來,可以說是文博界近年來最大的一次盛事。更何況,此次的主要任務,是為了修複保養國寶《千裏江山圖》,故宮博物院方麵自然是無比重視。
實際上,作為華夏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千裏江山圖》一直都顯得十分低調。
上世紀50年代和80年代,它一共公開展示過兩次,之後近30年未與世人見麵,直到2013年才首次全卷展示。
可以說,對於這幅北宋的鴻篇钜跡,很多書畫愛好者隻聞其名,不見其影,即便是故宮內部研究人員也很少能一睹畫卷真容。
究其原因,是因為畫卷上的石青石綠是礦物原料,顏色很厚,年代久遠太過脆弱,一旦展開,畫卷顏色容易剝落,損傷畫作原貌。
事實上,現在的裝裱技術並沒有超越以前的水平,特別是在古書畫修複上沒有獲得重大技術突破,這也是《千裏江山圖》在這麼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沒有進行過修裱的主要原因。
基於此,對於開卷就會受損的《千裏江山圖》來說,首要任務就是保護。
而少展示甚至是不展示,就是一種最大的保護。
而這一次,故宮博物院召集專家們齊聚京城,商討修裱《千裏江山圖》,實際上也是迫不得己。
因為《千裏江山圖》在一次意外事故中,遭到了極其嚴重的汙損,已經到了不修裱就沒辦法再次展覽的地步。
至於究竟是什麼意外事故,故宮博物院方麵並沒有細說。
當然,這並不重要。
對於來到京城的這些古書畫修複專家們來說,《千裏江山圖》究竟遭到了什麼樣的汙損?破壞程度達到了什麼樣的地步?如何才能讓這一幅傳世古畫重現榮光?
這些,才是最重要的,也才是專家們最關心的問題。
在這場晚宴中,向南一直坐在最靠邊的一張桌子上,見到了十多位古書畫修複行業的泰山北鬥,連一向淡然的他也有些微微激動。
這些人裏麵,有來自京城故宮博物院的,魔都博物館的,也有來自長安博物館的,甚至還有寶島中山故宮博物院的專家,為了《千裏江山圖》的修裱而專程前來。
因為年紀小,又沒什麼名氣,向南在晚宴當中也沒什麼人關注,大多數人都將他當成了故宮博物院方麵的工作人員,也就更沒人注意他了。
向南本來也不擅長和人交際接觸,倒也樂得輕鬆,坐在位置上,一邊吃著東西,一邊聽那些老專家們談天說地。
由於第二天要確認《千裏江山圖》的損傷情況,以及商討修複方案,再加上老專家們年紀大了,需要早點休息,因此晚宴早早便結束了。
向南也回到自己的房間裏,洗了個熱水澡,便躺下休息去了。
這一次故宮博物院方麵很大氣,一個房間隻安排了一位專家,向南也就不用擔心同房間裏的人睡覺會放屁、打呼嚕什麼的了,睡得倒是很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