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好吧,看在你這麼看得起我的份上,我答應了。”
看到向南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鄒金童也沒有辦法,他又補充了一句,“不過,我暫時不可能從博物館離開,也去不了金陵那邊,我隻能通過網絡提供我所能提供的幫助。”
鄒金童看似是被向南的計劃給“勾引”了,但實際上,這又何嚐不是鄒金童心裏麵所希望的呢?
自從在F國給向南做翻譯的時候起,鄒金童就已經被向南精湛的文物修複技術給折服了,看到他在短短的半個月時間裏,就從F國著名的收藏家加利特手中賺得了價值上億元的文物,他更是恨不得立刻就緊緊抱住向南的大腿不鬆開。
但鄒金童畢竟和向南沒什麼太深厚的交情,讓他巴巴地貼上去,內心裏多少會有點不自在。但如今是向南邀請他加入團隊,他可是求之不得,又怎麼可能會不願意?
隻是,他原本還想矜持一下的,可惜,沒想到自己這麼沒骨氣,一下子就淪陷了。
“當然沒問題,你要是辭職跟我去了金陵,一下子我還真不知道怎麼安置你呢。”
向南笑著點了點頭,說道,“你主要的工作,還是收集國內外最新的和文物修複相關的科研進展,這些事情對於你來說,應該不難的。”
“嗯,這倒是不難,我在國外還是有很多從事相關工作的同學和朋友的。”
鄒金童咧嘴一笑,接著說道,“行了,你現在該說說你打算做什麼了吧?”
“我打算通過這個科研團隊,研發一些與文物修複相關的產品出來。”
這段時間,向南在工作之餘也沒有閑著,一直在思考科研團隊的工作方向,相比較於那些文物修複檢測大型設備而言,開發一些能夠直接參與到文物修複工作中來的產品,對於向南來說,似乎要更簡單一些。
“對了,你了解過‘珠聯璧合’這項古書籍修複技術嗎?”
“那怎麼可能不知道?向氏‘珠聯璧合’可是你腦袋上的光環之一啊。”
鄒金童一聽,頓時眉飛色舞地說道,“到現在我們古書畫修複室的修複師都還在感歎,說你真是個胸懷大誌的人,自己一個人鼓搗出來了向氏‘珠聯璧合’古書籍修複技術,居然舍得在文物修複界裏公開,讓國內所有的古書畫修複師都受益匪淺,實在是了不起。”
“我可不是等你來誇我的。”
向南擺了擺手,打斷了鄒金童的話,接著說道,
“我的意思是,向氏‘珠聯璧合’修複技術的最大作用,是能夠大大提高畫芯或書頁殘缺部位的修複速度,關鍵就在於熬製的紙漿。但是,紙漿的熬製過程十分麻煩,藥材的分量和水量的比例,並不好掌控,而且這項工作也十分耗時間,最關鍵的是,熬製的紙漿無論是修複古書籍還是修複古畫,一次肯定都是用不完的,會造成極大的浪費。”
“我的想法是,科研團隊的第一項課題,就是將熬製的紙漿製作成一個類似牙膏的產品,修複古畫或古書籍上的蟲洞時,擠一點就可以了,而且用不完的還能留著下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