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繁華的舊金山(2 / 2)

不得不承認,金門大橋的紅色與天和海的藍色實在太般配了,我們就在大橋邊上散步,還一直走到了魚雷碼頭。坐在海邊看著金門大橋看著大海,完全不想離開。

那麼美的畫麵,一定不能拍兩張照就走,我們都想把這些畫麵深深刻在腦海裏不忘掉。雖然孝利喜歡李慎行拍的照片,李慎行的照片也帶給他們好多美好的回憶,但是她更相信眼睛是最好的相機。

金門大橋、藝術宮、漁人碼頭這幾個地方離得都不遠,他們的下一站就是漁人碼頭,

漁人碼頭是我們此行看到的第一個最像國內傳統景點的景點,各種針對遊客的。

知道我們要去舊金山,珍妮就勸我們不要去漁人碼頭那裏吃海鮮,因為那裏完全是針對遊客,像是旅遊紀念品商店,什麼賣珍珠賣糖果,人又多又擠,很沒有意思,然後還告訴了我們幾家當地人比較喜歡去的餐館,而且離著漁人碼頭也不遠。

話雖如此,但是李慎行和孝利都沒有去過漁人碼頭,理所當然要去走一走看一看的。

在漁人碼頭你可以隨處可見街道兩旁掛滿了螃蟹和龍蝦的招牌,不用說都知道這兩個東西是這裏最大的特色了。

漁人碼頭附近沿海盛產鮮美的螃蟹、蝦、鱈魚等海產品。每年的11月到次年6月之間造訪這裏,就可以吃到著名的丹金尼斯大海蟹。fogharborfishhouse是這裏著名的食蟹餐廳,這就是珍妮推薦給李慎行和孝利的餐廳。

他們倆的晚餐就是在這裏解決的,點菜後,服務員會先先把餐前麵送上來,餐前麵包看起來普通,其實這也是漁人碼頭的明星產品之一:酸波丁麵包。它的口感柔韌,回味中有一種特別的酸味,有些人可能會連呼吃不慣,孝利倒是挺喜歡這個味道的。

這種酸麵包誕生於1849年的法國,此後人們一直沿用同樣的方法來製作這種特殊風味的麵包,並由法國人帶到美國,如今,它已經和有軌電車、金門大橋一樣,成為舊金山的代表之一。它的做法和一般麵包有所不同,先在麵粉中加入水和酵母混合後充分發酵做成引子,再用引子來製作麵包,便賦予了麵包這種獨特的風味和口感。

酸波丁麵包最棒的吃法便是和蛤蜊湯一起食用。把圓形的酸波丁麵包掏空後,盛入奶油蛤蜊湯,溫暖而香濃,尤其適合舊金山那些陰冷的日子。據說這種吃法起源於淘金熱時期,那是酸波丁麵包裏並不是奶油蛤蜊湯,而是蔬菜清湯,采礦人用微薄的收入買上一份湯和主食用以果腹。

揭開酸波丁麵包的蓋子,便有一股熱乎乎的奶油香氣撲麵而來,濃稠的乳白色湯汁包裹著新鮮的蛤蜊肉,入口濃鬱厚重。李慎行也喜歡將酸波丁麵包撕成小塊,浸上湯汁,讓兩種味道在口中相互交融。

我們到達舊金山的時間正趕上丹金尼斯大海蟹上市的時間,所以他們自然是不能放過的。海鮮烹飪的方法很簡單,紅燒、黑椒這些會損害海鮮的原味,所以選擇了蒸這種方法。大海蟹肥到每根腳趾裏都有肉,鮮美程度值得稱道,終不枉能在螃蟹季內來此一回。

除了名聲在外的丹金尼斯大海蟹,其他海鮮也都非常新鮮肥美,油炸的海鮮拚盤成就了另外一種味道,李慎行特別喜歡搭配的白色沾醬,而孝利恰巧和他相反,她喜歡的是紅色醬汁的酸甜口感。

飯後不能錯過的娛樂項目是到碼頭上看一大群海狗和海獅曬太陽,剛才坐在餐廳裏都能聽見這些家夥爭吵時發出的巨大叫聲,讓人印象十分的深刻,以至於在後麵遠遠的聽到這種聲音,李慎行和孝利便下意識的左盼右顧開始尋找這些家夥的身影。

這些巨大而肥胖的家夥在碼頭盡頭的木板碼頭上擠成一堆,偶爾從水中冒出一隻想要擠上木板,總會引起一陣小小的騷動,不滿者會仰著脖子嚎叫起來,擺出一副要打架的樣子。

更多的家夥則層層疊疊的堆積在木板上,睡得不省人事,任憑人們在旁邊圍觀,在這裏看海狗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使用望遠鏡頭,也可以把它們拍得清清楚楚。

沒能夠欣賞到漁人碼頭的夜景,李慎行和孝利就被酒店的電話催走了,要回酒店辦理入住手續啊~!——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續。)

ps:加更居然訂閱更少了,是因為字數的問題嗎?老李桑心了

https://8./book/129/113480.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