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成立同心社(1 / 2)

隻要把水產加工廠做大做強,成為本村的農業龍頭企業,這種一產與二產相結合的模式,能有效地起到輻射帶動作用。這樣一來,就能在合作社的組織下,帶動全體水產養殖戶致富了。

這幫土老帽文化素質低,領悟能力也不強,李楓還是費了一番功夫,才把自己的模式跟他們解釋清楚。

聽完之後,大多數人眨巴著呆萌的小眼睛,足足消化了十分鍾,才漸漸明白其中的奧妙。

不少養殖戶紛紛豎起了大拇指,覺得李楓這個點子非常靠譜。

這樣一來,既能解決合作社的銷路問題,又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還減少了因死魚造成的浪費現象,可謂一舉三得,能大大提升養殖戶的整體經濟效益。

李萬達也明白了李楓的具體思路,問道:“楓楓,這個方案的確非常好,能解決長期以來咱們水產養殖戶麵臨的核心難題。不過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成立水產品加工廠呢?”

“成立水產品加工廠,主要的問題無非兩點,一是資金,二是技術。”李楓說道,“資金這一方麵,我建議參照南橋玩具廠的做法,采取眾籌的形式。同時積極向鎮裏爭取扶持政策,得到鎮裏的支持。至於技術方麵,可以聯係仙湖大學農學院,請專家來進行指導,仙湖大學在農業方麵的校企合作模式,已經在市裏有了成功的案例,現在他們也很希望與農業企業進行合作。”

經過李楓一提點,大家紛紛覺得這個方案非常可行,隻要大家籌建起一個小型的水產品加工廠,就能有效地消化本村的水產品產能,把整個水產養殖業帶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而且通過水產品加工,能大大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拓展銷售的渠道和層次,為養殖戶們的致富帶來了一條新路。

所以大家紛紛點頭,對李楓的方案非常讚同。

南橋村裏本身就有一批從事水產品加工的手藝人,不過原先他們都是單打獨鬥,采用的多是純手工模式,效率不高,製作的加工品也較為低端。

如果能把這批人組織起來,要辦一個水產品加工廠,並不是特別困難。

“既然大家都非常讚同,那麼我們就把籌建水產品加工廠作為重點工作,我們幾個先帶個頭,大家分一下工。”李萬達說著,把要建廠的場地選址、資金籌集、爭取政策、組織學習等幾項工作分了分工,把十幾個養殖大戶組成了四個工作小組,分頭開展工作。

大家也表現得非常踴躍,紛紛認領了工作任務。

“好了,這個消息請大家在村裏廣而告之,希望大家踴躍報名入夥,積極籌措資金,爭取早日把水產品加工廠建立起來。”李楓說道,“至於咱們的水產合作社,我建議就叫‘同心社’,由我大伯李萬達任社長,大家覺得怎麼樣?”

“好,我們讚成。”眾人紛紛鼓掌,大夥的神情都顯得非常高興。

李萬達眼神一閃,顯得有些不好意思:“楓楓,這個合作社沒有你可不行呀,要不這個社長還是你來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