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成為別人的子公司,在感情上看比較丟人,但是訊通科技如今的狀況,即便不加入到李楓的生態體係中去,也遲早會成為佳和電子的一家子公司。
而做佳和電子的子公司,在公司的前景上其實是相當不利的,訊通科技可能會很快淪落為佳和電子的生產車間,而喪失了獨立產品線,訊通的品牌可能會就此瓦解。
但是加入李楓的互聯網生態體係就完全不同了,在這一體係中,訊通科技是一個重要支點,與李楓其他產業也是存在互補性的。隻要充分挖掘潛力,訊通科技說不定能迅速擴大市場規模,並且擁有互聯網基因。
在這一點上,佳和電子是遠遠比不上的。
在座的眾人也都陷入了深思,畢竟大家都是公司的股東,公司的業績如果持續好轉,那麼對於大家來說,也是實打實的金錢收益。從這一點上看,所有人的利益都是一致的,包括了一直跟周海超對著幹的鄭宏舟。
虞偉國似乎已經被周海超的話說動了,問道:“選擇加入李楓的互聯網生態體係,在理論上看也不是不行,但是要想說服大家,那麼我們必須要有實打實的效果。比如說在某一個領域,通過與李楓旗下互聯網公司的合作,我們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潤。所以依我看,我們可以先試著與李楓進行一個項目層級上的合作,看看能不能真的收獲很大的好處。如果驗證說明加入這個體係是有好處的,那我們可以再考慮決定是否加入。”
虞偉國的話也是有道理的,做生意不是寫論文,不可能僅憑猜測和想象,而是要有實打實的效果。
這一點反映在實際工作中,就是財務報表上的利潤,沒有利潤就沒有可行性,也就不可能得到大家的同意。
所以虞偉國這麼說,已經是表示了一種支持,這讓在座的眾人沒有再提出反對意見,場麵頓時安靜下來。
大家都知道,如今處於迷失中的訊通科技,必須要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之前有許多人認為是同佳和電子合作,但是今天周海超搬出了李楓這尊業界大神,讓不少人的思路為之轉變,反對的聲音一下子縮小了不少。
畢竟大夥做生意都是為了賺錢,最終的經濟利益決定著思維的走向,誰會跟錢過不去?
虞偉國發表了觀點之後,不少人點了點頭,原先會場上針鋒相對的意味少了幾分,周海超也算是鬆了口氣。
周海超知道,要想說服在座的董事,讓大夥通過投票表決,是否加入到李楓的互聯網生態體係中,就必須要有充分的依據,而不能隻靠猜測和想象。
“好吧,既然大家沒有反對意見,那我們可以試著找出一個項目與李楓進行合作,如果這種合作出現了我們預期的成果,我們再來討論是否加入這一體係。”周海超說道,“今天的會議到此為止。”
周海超這麼說,大夥也都沒什麼反對意見。
不過要選擇一個什麼樣的項目與李楓進行合作,在這一點上,周海超其實心裏是沒底的。
所以今天的會議也隻能開到這個地步,沒有辦法再繼續深入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