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來聽故事(1 / 2)

何岩愣愣的嗯著,眼睛直直看著廚娘那出神入化的刀功,這樣的手藝,若說廚娘一點功夫都沒有,他肯定不會相信。

記得第一次進來時,院子裏不少人都像是沒看到他一般,他還以為自己郡主院子裏的人遲鈍,後來細細一想才驚覺他們不是遲鈍,而是早就知道是他來了,所以才那般鎮定自若。

他默不作聲的等著廚娘把做好的菜都放進食盒,然後便聽到外麵玉長情的聲音,催促他完事就趕緊走。

何岩麻利的起身走出去,眼睛下意識的看了看院子裏的三四個小廝仆役,一般閨秀院中不會有男子,玉長情的院子裏不僅有,還個個身懷武藝。

兩人很快出了郡主府,繞過大街往宜章郡王府去,這時辰還算早,吃晚飯還要等一會兒,這時候郡主就跟著他過去,怕是有事要和郡王說。

到了宜章郡王府門前,玉長情看到了大理寺來的衙役,看樣子是來傳消息的,見到她趕緊行了禮,張口就道,“郡主幫忙給郡王捎個信兒,少卿和薛侍郎要稍後才能到,讓千萬給剩下點。”

他今天是第一天到大理寺,所以才被派了這傳話的活兒,可他更想跟著大家去查案,所以見到聽說跟少卿十分熟絡的郡主,便按照少卿的交代說了一遍。

玉長情嘴角抽了抽,擺手說了句知道了,心想這小衙役肯定是剛來的,怕出身也並不十分富裕,否則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與何岩一道進了府門,玉長情徑直去找了李修遠,何岩則提著食盒往廚房去。

書房內,李修遠剛放下手中的密信,就看見玉長情一路悠哉悠哉的走了進來,門口侍衛都認識她,並不用特意通報。

“這麼早過來,可是有事要說?”他認識玉長情也有半載時辰,對她的了解讓他一看到她的神情就知道她想做什麼。

玉長情嘴角含著幾分笑意,這人怎麼還倒打一耙,不是他有事要說,所以才請了午飯請晚飯的。

“在府中也無事可做,不如來你這裏聽聽故事。”跟蹤鬼弋得到盒子的事她沒有告訴任何人,要不要告訴李修遠,還要看他這個故事動不動聽。

李修遠笑而不語,將手邊的信朝前推了推,示意玉長情先看看這個,“本王派出去的人查到了兩件事,一件是鄖鄉縣白骨坑一案的始末,一件是當年苗疆兵禍的始末。”

第一件事是薛昊一的拜托,他覺著反正無事可做,便派人去幫忙打聽,不過後來這案子到了大理寺手中,侯飛也派了人手去查,相信不多時也會有消息傳回。

第二件事是他自己的緣故,很早以前他就覺得自己不太像那位親王爹,更加之鄭王對他太過放心,不過總角之年就允許他有自己的勢力。

所以後來他才能在種種蛛絲馬跡中隱約知道自己的身世,所以才藏拙自己搬到了東都居住,隻是不想時時刻刻見到那個不太想見的人。

這次他派人回去長安跟鄭王確定,得知自己是李績自苗疆抱回來的孩子,便派人到苗疆去查,這一查竟然查到了當年苗疆兵禍上。

玉長情挑挑眉,伸手不客氣的拿起密信看起來,鄖鄉縣的事她多少有猜測,必定是當年濮王李泰不死心之下所做的動作,隻是沒想到他竟然以這樣的方式防止替他鑄造兵器匠人逃走。

她想起薛昊一說的百餘具屍身都是腿腳盡斷,不由歎息一聲,這樣的人若真的坐到那個位置,實在不是天下之幸。

玉長情翻過第二張再看,當看到苗疆兵禍時抬頭看向李修遠,“當年的苗疆兵禍跟你的身世有關?”

她幾乎是不由自主的問了一句,隨即又低頭去看,將整件事情都看了兩遍才重新把密信放下,謝媛兒是苗疆兵禍中被謝衛行帶走,而李績在抱走幼年李修遠離開苗疆的同時,那一支巫族便遭到了滅頂之災。

玉長情皺了皺眉,也許李修遠和謝媛兒的身世有些交錯的地方,畢竟兩人都是自那場兵禍中走出來的,不過一個是被親生父親所救,一個是被仇人擄走罷了。

“算算時間,苗疆兵禍和太子出事似乎是同一年,而老刺史到揚州的時間也在前後不久,這些事看似沒什麼聯係,可若放在一起,再聯係這半年的事情,似乎就太過巧合了。”

李修遠查過那次兵禍,說是一夥亂兵燒殺搶掠,將整個巫族村子屠殺殆盡,朝廷暗中將此事壓了下去,隻對外說有流匪進山,並派出一支軍隊圍剿。

這麼多年過去,記得這件事的幾乎沒有,或者說當年參與這件事的人,這二十來年間幾乎都消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