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春節瑣事(1 / 2)

第二十二章春節瑣事

轉眼祭灶節已到,山莊工地上的工匠離家近的,放假三天回去與家人過節,離家遠的就留下來過節了。

魯師傅回去過節,留下了小魯師傅在工地陪伴工匠們過節!

薑姑姑預備了很多過節用的食材,山莊內到處一片喜氣洋洋。

夏海也在節前趕了回來,又帶回一些食材和節日用品。

祭灶節,在我前世的華夏民俗中亦是曆史悠久,華夏的傳統節日,也被稱為小年、謝節、灶王節。在鳳棲大陸上也是相同。祭灶俗稱為“送神”。在小年這天晚上要放鞭炮。據說每年年底,灶君、太歲神與民間諸神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職,尤其灶君會向玉帝稟告人間善惡是非,作為對人類獎懲報應的依據,故人們大多在此時奉拜家中諸神與灶君。

小年也被視為過年的開端,祭灶節的地位僅次於中秋節,在外做官、經商或讀書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趕回家團圓,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全家來年平安!

在鳳棲大陸上灶神與門神、井神、廁神、中溜神共同負責家宅平安,為重要的“五祀”之一。

祭灶,在鳳棲大陸上是流傳極廣的習俗。

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

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麵或東麵,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

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祭灶節這一天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

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

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

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

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糖等。

晚上在院子裏堆上芝麻秸和鬆樹枝,再將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請出神龕,連同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時一家人圍著火叩頭,上西天。有壯馬,有草料,一路順風平安到。

祭灶節這一天,負責工匠夥食的村民們給工匠們包完肉餡的水餃,並蒸煮了很多熱菜,方才離開回家過節!

薑姑姑也領著夏玥琸三人包了很多素餡的水餃,並親自下廚做了八個素菜一個素湯。

夏湖和夏海親自主持了送灶儀式,之後大家圍在山洞內的餐桌周圍享用美食,因守孝所以所有的菜色皆是素菜,也不能喝酒。

即便如此,大家也很是高興!夏玥琸不是很注重禮節之人,所謂的“食不言,寢不語”她從來不遵循!

和大家吃吃喝喝,說說笑笑,好不熱鬧,陪著其他三人快快樂樂的過了一個節日。

薑姑姑三人也很是配合夏玥琸,止口不提讓她不開心的話題。

祭灶節過後工匠們返回,直到臘月二十七日大家才返回各自的家去過節,山莊隻剩下夏玥琸四個人。

在魯師傅回家之前,夏玥琸奉上提前備好的節禮,魯師傅客氣收下,與其約定過完元宵節後複工。

臘月二十八日夏玥琸帶著夏湖、夏海和薑姑姑帶著節禮拜訪鳳村長和村內族老。

夏海預備的節禮很是豐厚,除了現銀,還預備了錦緞、點心和幹果。送給鳳村長的節禮是各位族老的一倍!

各家各戶收到年禮後,各自回贈自家做的麵點和飼養的雞鴨以及山貨等,四人欣然接受!

下午薑姑姑帶領夏湖和夏海宰雞殺魚的預備祭祖的祭禮。

對於祖先的崇拜由來已久,視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誌,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

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在二十九日早晨。

因夏玥琸的祖父及父母還未安葬,夏玥琸在空間內製作了三人和祖母的牌位,供奉與山洞之中。

二十九的辰時初,薑姑姑和夏玥琸親自下廚,做了雞鴨魚肉等祭禮,擺於案上,進行莊重的祭祖儀式!

夏玥琸跪拜在牌位前發誓,“祖父,父親,母親,我夏氏玥琸在此向您們承諾,夏玥琸必定窮盡一己之力查明宮變真相,替祖父和父母報仇,並盡快找到年幼的弟弟們,教導弟弟們長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