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遼王感念與姬皇後之間的情誼,更加用心輔佐夏皇。
即便後來姬皇後難產而亡,遼王也沒忘記當年的情誼,一心一意的輔佐夏皇。
三十年前的那場宮變,若不是遼王暗中幫忙,這天下還不一定屬於誰家!”
遼王是一個相當固執的人,亦是以為相當狠厲的人。
姬皇後為了完成夫君一統天下的心願,做了很多事,包扣巧妙地處理好她與遼王之間的關係。
哪怕她去世了,遼王也沒忘記姬皇後的心願,心甘情願幫助夏皇。
包扣東方王朝能入住鳳凰宮,若沒有遼王的推波助瀾,根本就沒有今日的東方王朝。
而這一切看的都是姬皇後跟夏玥琸的麵子。
東方宇想到最初的時候,夏玥琸對木逍遙也是朋友之誼,沒有男女之情,是他一點點將自己的妻子推向木逍遙的懷抱的!
他、夏玥琸和木逍遙,他們三人之間的關係,與夏皇、姬皇後和遼王的關係多麼的想象。
如果他也如夏皇那樣看待妻子與木逍遙之間的關係,是不是自己就不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了?
想到那些緣由,東方揚接著道:“子蓁與她的祖母一模一樣,她們不但長得像,就連性格都是一模一樣的。
你看待她不能像看待普通女子那樣,如果你用普通人的思維去想她,那你就會像現在這樣失去她的!”
東方揚與夏玥琸是一類人,她們看待事物都是能看到事物的骨髓裏。
當年他想跟夏皇結親,一方麵是夏玥琸出生時的祥瑞,古人都相信這些。
一方麵是夏皇對他有救命之恩,他們之間的情誼比親兄弟還要親。
還有一方麵就是他很羨慕夏皇夫妻之間的那種感情,他自己沒有得到那樣的感情,就期望自己的兒子也會擁有那樣的幸福。
最後一點就是三歲看到老,一次次接觸夏玥琸,東方揚都在暗中觀察這孩子,時間久了,他看出了夏玥琸的與眾不同,恨不得抱回家親自養。
時間證明了他的想法,隻可惜自己的兒子自小離家,他對兒子疏於管教,讓他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和多疑的性子。
這些說起來沒什麼,但對於心愛之人,用這樣的性子去對待,遲早會出現問題的。
本來他們小兩口經曆了那麼多,東方宇自以為兒子已經改變了很多,沒想到自己一個疏忽,竟然讓他們走到了今天這個地步!
他不忍再據著那孩子,給了她一張空白聖旨,期望夏玥琸看在他這個公爹待她以誠的份上緩一緩,再給東方宇一次機會。
如他所料,那孩子沒讓他失望,最終歸還了聖旨,仍舊留在了東方家族。
其實若是同樣的事情放在姬虹彩的身上,她定然會親手寫下和離的聖旨,一走了之的。
夏玥琸卻沒有,給了東方家族最後的顏麵。
可不想她的一再退讓,卻讓無極變本加厲。
夏玥琸跟他坦誠想法之後,他不是沒想過再讓兒子納幾個妃子,不為開枝散葉,隻為給兒子解悶。這件事夏玥琸也是同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