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何家的姑娘配得上配不上晏卿,他也不想計較那麼多了。
當年,何靜雨是怎麼出現,又是怎麼“存在”的,
以後,大不了晏卿跟何家的姑娘結了婚之後,
學他爸的樣子,再在外麵養一個自己真正喜歡的。
等何家的姑娘出了什麼意外,又或者是何家的姑娘自己想離了,
那麼那個時候,晏卿就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姑娘給娶進門了。
這樣的操作,晏白啟讓晏家人有過一次經驗了。
一回生,兩回熟。
這麼一個操作法,晏大伯真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隻要可以保住一家人,一家人可以和和睦睦地處在一起,
那麼別的,他就不求了。
做人,還是不要太貪心的好。
本著這份“好意”,知道何靜雨把何家的姑娘轉校到晏卿那邊去,
晏大伯是一聲不吭,還跟以前似的,全當自己什麼都不知道,保持沉默。
反正,對晏家有好處的事情,他就看著,什麼也不說。
隻有那些對晏家造成不好影響的事情,晏大伯才會出手阻止。
何靜雨打的是晏卿的主意,不但晏白啟默許了,
其實晏大伯也默許了,等於是整個晏家都是默許的。
但這事兒最後的結果怎麼樣了?
何家的姑娘轉過去沒多久,就灰溜溜地回到了國都,一無所獲。
從這個結果上可以看得出來,不單是何靜雨看晏卿不順眼,
晏卿對自己為什麼落到這種田地的真正原因也是心知肚明的。
所以,晏卿才堅決地不接受何家的姑娘,還十分幹脆地把人給趕走了。
晏卿拿出這份果斷,可以見得,晏卿對何靜雨以及何家的討厭程度。
那剛好啊,晏卿越討厭何家對他們晏家就越有利。
晏大伯還真不相信了,晏卿生晏家的氣都超過了對何家的討厭。
但凡晏卿對何家討厭的情感更勝於對晏家的怨,
那麼隻要給晏卿一個在何家身上撒氣的機會,等晏卿的那一口惡氣出了,
自然的晏卿不但好說話了,所有的事情也能夠過去了。
晏大伯這麼一盤算,就把何家給“留”了下來。
他不是真得放過了何家,覺得何靜雨識趣兒就好,
他隻是想把這個機會讓給晏卿而已。
不給晏卿一個出氣的機會和口子,那麼晏卿對晏家的怨又怎麼會散,又是什麼時候散呢?
說白了,晏大伯跟晏老爺子一樣,從來沒有把何家當成過親家,
所以,他對何家自然也就沒有手下留情那麼一說。
何家之所以到今天還太太平平的,完全是“托福”於晏卿啊。
不是中間隔著一個晏卿,晏大伯想把機會讓給晏卿的話,
那麼就衝何靜雨這麼多嘴多舌,害得他們晏家差點失去晏卿這麼優秀的一個孩子,
單這一點,何靜雨都是犯下了大錯,必須要受到懲罰。
何靜雨做那麼多的事情,一來是為了晏文權,二來就是為了何家。
晏卿是親侄子,晏文權也是親侄子。
他不能收拾親侄子,難道還對何家的人下不去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