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皇宮裏流出來的寶貝(1 / 2)

盧奇候聽到這話已經懵了。

在這行混。盧奇候無論是眼力,還是知識都不夠用,所以更多的靠和那些溜槽翻膛的合作,倒賣些正規途徑見不得光的鬼貨混飯吃。

但俗話說的好,沒吃過豬肉,還能沒見過豬跑?

好歹在這行混了十幾年,正宗宣德爐和後世仿品中精品宣德爐之間的區別,盧奇候可比誰都清楚!

“那小子,不得是撿了天漏了?”

想到這點,盧奇候是眼都紅了,心說那小子,特麼這一把不得至少賺了幾十萬啊……

雖說他這些年賺的錢,幾十萬根本不算啥,但一把幾十萬,還是正大光明的撿漏——想到那宣德爐就在自己這蘇素雅齋前頭擺了幾個月,卻被那小子給撿走了……

那感覺,就跟眼瞅著自己門前放了一大堆一板兒又一板兒沒人要的百元大鈔,就那麼給人暴揍了一樣!

想到這種場景,盧奇候的表情比王時襄都要難過的多了。

“不對啊!”

難過一陣,盧奇候又反應過來道:“襄爺爺,既然那東西是正兒八經的宣德爐,您老當時看到了,咋就沒入手呢?”

“你又不是沒看著,當時那趙虎帶著東西找我,壓根就是探路,我要是直接說要,他還不知道得開出個什麼邪價兒來呢!”王時襄道。

這在古玩行裏,當某人對東西的價格吃不準或者說多東西拿不準的時候,往往都會先拿給行家看,然後自己察言觀色。

行家說要,那就說明是真的,他們就可能坐地起價,又或者直接說東西還沒交代清楚,暫時不能出手,回去再放出風聲,說某某行家看過了,是真的,然後高價出手……

這當然不合規矩,但對趙虎這種唯利是圖的人來說,這麼幹他們是半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因此,王時襄當時就留了一手,沒給那宣德爐具體斷代,說自己有些拿不準。

當然了,他當時也的確有點拿不準。

畢竟底款被銼了,很多判斷是宣德正品還是後來仿品的鑒定依據都沒了,所以心裏當時雖然覺得是正品的可能性很大,但他也不敢將話說的太滿。

趙虎等人卻因為這,以為那宣德爐可能是個後世精品仿品,心灰意冷,而市麵上的人聽說他看過之後沒要,也覺得是仿品……

然後才有了徐晉撿漏這出。

可誰知道,王時襄這兩三個月裏,為了這爐是翻遍了古籍,終於在一本古籍上找到了這爐的器型出處,確定就是正品宣德爐,於是巴巴的趕過來想要收入囊中,結果,給徐晉搶先了一步!

想著這些,王時襄是後悔不跌,卻也不得不自己安慰自己道:“看來,還是我跟這寶貝無緣啊……”

“襄爺爺,那可未必!”

盧奇候卻興奮道:“那小子走的時候,給很多包袱齋的留了電話,要是您真想要,咱們不是還可以找他買回來嘛……”

說著,還將當時趙虎等人借口高園園壞了規矩逼徐晉花三萬塊買下宣德爐的事情說了一遍道:“一看那小子就是個雛兒,肯定不知道他自己因禍得福買到了寶貝,隻要咱們加個仨瓜倆棗的,他肯定願意轉手……”

“真的?”

王時襄聞言,立即看到了寶貝失而複得的希望,忙讓盧奇候趕緊找人要徐晉的電話號碼,同時囑咐盧奇候,不能表現的太心急,得穩住了,免得那徐晉察覺到點什麼,然後坐地起價!

這和人品無關。

古玩行,吃的是眼力飯,隻要不是上趕著成交的買賣,虧了賺了的,那都怨不得人。

“放心吧襄爺爺,這些我都懂!”

盧奇候說著,讓王時襄在店裏喝著茶,自己去找人要徐晉的電話。

此刻街上的那些包袱齋攤位已經沒有多少,大多數都收攤了,想找到正巧記下了徐晉電話號碼的人可不容易。

但盧奇候是一點都不急——他都巴不得王時襄在自己鋪子裏給自己當一整天的活招牌呢!

而徐晉此刻,正帶著高園園走在回厚莊的路上。

在潘家園,人多,高園園即便難過傷心,那多少都還得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