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青銅鼎擺在桌上,似乎還帶著商周時代帝王的餘威,那些斑駁的鏽跡,在這鼎上便也不再是簡單的鏽跡,而是如同一本書冊,記錄著數千年歲月的印記。
“從這鼎的器型,一看就是大開門的商周禮器,假不了!”
臉龐黝黑的男人眼皮也不抬一下的喝茶,一邊道:“兩位都是行家,再多的我也不說了,你們自己看,五萬塊錢的價格,那就等於是天上掉餡餅啊——不過你們可得快些著,要不要就早做決定,別浪費我時間,畢竟還有人等著看東西呢……”
雷崇海看看在遠遠焦急等待的幾位同行,壓低聲音對徐晉道:“怎麼樣?行咱們就趕緊拿下——這上頭可有二十二個銘文呢,碰到識貨的行家,轉手就起碼二十多萬!”
青銅器的收藏古已有之,判定其價值的標準也無外乎那麼幾點。
在體積大小,器型狀態等等價格判定的因素中,銘文的多寡,往往是決定青銅器價值最最關鍵的因素!
原因很簡單,青銅器銅合金,本身承載的東西很有限。
但因為青銅器所盛行的時代遠在幾千年的商周時代,那個時代無論是文字還是藝術,都處於蠻荒的時代,關於那個時代的種種,根本沒有什麼文獻之類的東西流傳下來,更多的隻能靠著一些野史,故事之類去揣度。
這些野史,故事上的東西,誰都知道往往和那個時代的真相相距十萬八千裏,根本就靠不住。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通過一些確鑿的東西去了解那個時代,青銅器上的銘文,就是最確鑿的線索……
因此,一件青銅器,無論器型多麼優美保存狀態有多麼完好,但若是其上沒有銘文的話,其價值往往要大打折扣,但若是一件青銅器上有幾個銘文,那麼無論器型或者別的有什麼問題,那價值立即就難以估量!
往往銘文多一個字,青銅器的價格立即就能多出好幾萬來!
在雷崇海看來,這件青銅器上足足二十二個銘文,才五萬塊錢——這要是拿下,那不又是撿天漏了麼!
“不要!”
徐晉卻直接開口。
“啊?”
一聽這話,雷崇海有點懵了,輕扯著徐晉的衣袖急道:“你這好歹看一眼再決定要不要啊,你這東西都沒看……”
“雷哥!”
徐晉歎了口氣,看看雷崇海壓低聲音道:“雷哥,我知道這鼎上頭有二十多個銘文,拿出去肯定是大價錢——但前提是,這東西得真!”
“你說著鼎不對?”雷崇海一驚。
徐晉點頭。
“這不能夠啊!”
雷崇海拽著徐晉道:“你這看都沒看一眼,咋知道東西不真呢?我跟你說,這青銅器我也有過一點研究——你看著鏽跡都進到胎骨裏去了,那絕不是人工做舊能做出來的,還有這鼎足……”
雷崇海越說越激動,他絕不相信自己會看錯!
畢竟人工做舊的手段,也就能糊弄糊弄外行,他可不認為能糊弄到自己!
對這方麵,徐晉其實沒雷崇海懂得多,但誰讓他有異能傍身呢?
看到雷崇海那急不可耐的表情,徐晉心頭歎了口氣,手指輕輕點在了那些銘文之上!
隨著他的手指點了上去,原本還老神在在喝茶的黑臉漢子的眉頭情不自禁的猛挑了一下!
舉動雖然細微,但雷崇海也算是老江湖,黑臉漢子的異常又哪裏能瞞的過他的眼睛,心頭一動之下,忙拿起放大鏡仔細的對著那些銘文觀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