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屍九蟲(1 / 2)

第一百一十五章三屍九蟲

今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湯湯在這裏祝賀大家在2017年越來越有錢,越來越幸福,至此新年之際,湯湯為大家獻上道家修行中最為神秘的,也是相傳能夠促成辟穀的捷徑,那就是斬三屍,證混元。

感謝朋友們的支持和訂閱,歡迎打賞,謝謝,loveyou!

大千世界廣納生靈,陰陽之內孕生萬物。萬物之間息息相關,又互為彼此生長的助力。

在道家的修行方法中一直流傳著關於斬三屍證混元的說法。傳說中的三屍蟲被人們稱為三屍神,是專門向閻王回報人在一個月內所犯下的錯誤,也就是寄生於人體內部的“小人”是專門將人壞話的,閻王再根據三屍蟲的回報,給生活在陽間的人不同的懲罰。

由於三屍蟲作祟,使得人們生活中總是坎坷不斷,甚至滅頂性的災難,於是,自古都流傳那關於斬三屍的各種說法。

相傳三屍蟲每逢庚申日通宵靜坐不眠,謂之守庚申。據南朝梁陶弘景《真誥》卷十載,凡庚申之日,屍鬼競亂,精神躁穢,夫妻不可同席及言語麵會,當清齋不寢,屏除欲念,故雲。又見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玉格》:“七守庚申三屍滅,三守庚申三屍伏。”

甚至還傳說有一些修行人通過服食的辦法來清除體內的三屍蟲。

道門還認為三屍九蟲作祟會使人速死,為了除去三屍九蟲,求取康強長壽,道教養生家探索出種種方法來除去三屍蟲。

道教認為人體中有三屍,亦稱三蟲、三彭,又名青姑、白姑、血姑。

上屍名彭琚,好寶物,中屍名彭瓚,好五味,下屍名彭矯,好色欲。而且上屍居腦宮,中屍居明堂,下屍居腹胃,三屍常居在人體,是欲望產生的根源,是毒害人體的邪魔。

由於三屍是在人體中是靠穀氣生存的,如果人不食五穀,斷其穀氣,那麼三屍蟲在人體中就不能生存了。

在佛教中將三屍蟲視為人的欲望,三屍分別對應貪嗔癡。分別指人的貪婪,嗔恨和執著。佛家認為心的根本,道家認為身是宇宙。

道家還有很多的經典也同樣對斬三屍有所研究。

《道藏》卷八十二庚申部三屍篇說到,人身中有三屍蟲,居三丹田上屍蟲名為彭候,在人頭內,令人愚癡呆笨,沒有智慧。

中屍蟲名為彭質,在人胸中,令人煩惱妄想,不能清靜。

下屍蟲名為彭矯,在人腹中,令人貪圖男女飲食之欲。

上屍蟲能給人托夢,人之種種夢境皆上絲蟲所為,絲蟲盤駐腦中,睡夢之中人們分不清是自己語言還是為屍蟲所惑。屍蟲還會假說是你的親戚長輩,演繹各種夢境。

屍蟲能通過人打哈欠時自耳入腦內,影響人的精神。許多自稱神仙附體之人,打哈欠時屍蟲入腦,掌控其語言神經,於是該人變不由自主,聽其使喚,裝神弄鬼。

屍蟲有嚴密分工,上屍伐人腦,令人昏沉欲睡,神不由己。中絲蟲及下絲蟲分別盜取人體五髒之氣。下屍蟲可由會陰出入身體,可使人產生淫欲,最喜外陽之氣,當人們好色心動之時,腎氣發,元氣外泄(雖未遺精亦有),屍蟲最為高興。

人體表現的諸多病症,皆為屍蟲吸人元氣、髒氣而導致,其中道理,一言難盡。屍蟲能言,做人語。

不過,想說一句:“那時候的人難道不是人嗎?怎麼會看到那看不到的,還能將那些東西秒回的那麼詳細和逼真,莫不是胡思亂想,然後自圓其說,編造的?”

書接故事,繼續來推動老者和周老爺的師徒之緣。

周老爺從未遇到如此的高人,曾經“醍醐灌頂”這個詞彙他也隻是在書本上看到過,至於醍醐灌頂到底是怎麼樣的感覺,他從來不曾知道。

當他聽到老者侃侃而談的時候,自己渾身毛孔自動打開,老者說話的能量竟然順著他的身體逐漸灌入。他就像個正在被灌水的葫蘆,那股能量緩緩進入他身體,他感覺渾身輕飄飄的,似乎肉體的存在是多餘的。

更似乎體內有個東西在逐漸的旋轉上升,而肉體似乎根本就沒有,還有那種從未體驗過的飄飄欲仙的感覺,而更加奇妙的是哪位周老爺竟然跟著那股能量逐漸的坐成了跌加打坐的姿勢。

周老爺也不管自己怎樣的被那股能量擺布,他心裏很清楚,那是難得一見的上乘功力,他閉起眼睛靜靜的感受那股能量,感受來自老者的能量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