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數千年前正魔大戰2
世間萬物皆在一念之間,一念之間滄海桑田,一念之間雲淡風輕!
原本天在上,地在下,互為大道之陰陽,各司其職,互為因果,互為彼此之一半。
一念貪心讓魔王迷失本心,一念執著讓眾生無法解脫,念念之間糾葛太多恩怨,雜思知障包含無數虛妄。
魔王的行動屢次被魚組擾亂,許多被替換的靈魂也被魚組的徒眾及時挽救。
剛開始魚組的行動魔王根本就沒看一眼,他認為一個不知名的小的修仙組織不值一提,所以,對魚組絲毫不在意,可是經過了兩百多年的發展,後來魚組逐漸強大起來,這才引起魔王的關注。
魔王聽說兩百多年後魚組依然存在,這就讓他有點懷疑了,魔王認為:凡人修仙純屬扯淡,就那因果循環一關,凡人沒有幾個能破的,若不破因果,難除業債,想要修仙難上加難!
而這個魚組竟然存在了兩百多年,其首領,那個什麼道人竟然還沒死去。(那時候魔王一心遮天蔽日,根本無暇顧及人間的修仙組織,他認為區區人類根本不是魔族對手。)
在魔王的內心深處,他認為魔族是所有種族中僅次於仙族的生靈,而人類更加是和其他禽畜走獸別無二致,因此魔兵報告說人類修仙組織,魔王最初是嗤之以鼻的。
當兩百年後魚組逐漸壯大,並且用仙術重新點化靈魂,將人類的魂魄歸於人體,將魔族的魂魄抽出調換,這才讓端坐魔域的霸天眼睛一亮。
於是魔王霸天想要小試牛刀,他安排自己的親信前去試探魚組,而自己則暗中觀察著魚組的修仙之術。
當他看到盈盈白氣環繞周身,散發出無數仙氣的魚組首領某道人的時候,魔王才明白這個組織絕非一般修仙門派。
但是他也無從得知那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魚組得以仙術,畢竟凡人修仙那是千難萬險的事情。
例如那道家修法就有:丹成鬼神愁之說。即一旦修行人修出金丹,也會被鬼怪掠奪,被神魔記恨,此即意味著成丹是非常渺茫的。
更何況那修行的過程卻也是抽絲剝繭,回爐重造,逆反先天,極其艱難的過程。
例如呂重陽祖師《百字碑》,此為五言詩二十句,共一百字,把修煉盡性至命的內丹功從築基、煉己到金液還丹自始至終的過程盡述無遺。
此文,每一個小結都代表著先天一氣入體後,在體內與自身精氣神逐漸融合後,開啟逆反先天的通道,行那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練神返虛,煉虛合道,最終打通渾身大大小小數千個穴位。
終將那白雲朝頂,練就甘露灑須彌,成就那甘甜鮮美的長生酒(其實是口齒生津的甘霖,修行到那個地步後,人體自然產生的唾液,相傳吞之口齒留香,長年積累則百病不生延年益壽。)
當身體的關卡打通,自然開啟那天眼,天耳,他心等佛家所言的無眼六神通,這才會耳聽天音妙曲,眼觀天地三界,了知生前身後事,探知過去未來緣。
百子碑最後是指金丹結成嬰兒走出,但是這個嬰兒走出的不是一般的門,而是一張通天的梯子,那梯子上麵就是金光閃閃的歸天之路。(下附呂祖《百子碑》供各位看官把玩)
呂祖傳世之百子碑
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
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陰陽生反複,普化一聲雷。
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修行也被古人譽為生育,也即百日駐基(相傳為打通周天,為後期打下基礎,顧為駐基),十月懷胎(一點點丹苗在體內如婦人懷胎一般,經過十個月才能懷上這一個金丹,隻有悉心嗬護,才能讓其逐漸成長。),三年溫養(屬於養育金丹階段,也即需要三年的時間,金丹在體力成長。),一朝分娩(經過三年溫養,金丹之胎兒如婦人分娩一般,瓜熟蒂落。)。但看此一過程已經是逆反先天,抽絲剝繭,層層遞進,每一層是下一層的基礎,一旦一個不牢靠,根本無法前進一步。所以,就算是地仙也很難在陸地上出現,有些凡人光百日築基都需要一輩子的時間,更別說那一朝分娩了。
修行的高下全靠個人的悟性和修為,一般凡人雜念太重,根本就無法領悟大道之至簡之精髓,隻是在文字上下功夫,反而越走越遠,歧路無歸,甚至走火入魔,徹底自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