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要這樣對我(1 / 2)

第一百八十九章不要這樣對我

小恩生自小就被張家嬌生慣養,一直被張老爺捧在手心裏,打不得罵不得。

逸仙還有季末,以及老神仙他們自然是無法知道小恩生的過去,其實那是有名的紈絝子弟。

張老爺,也就是老神仙的恩師,他自從切換時空後就失去了全部的記憶,變成了一個十歲不到的孩子。

這個陌生的世界對他來說,求生太過於艱難,一個孩子流落在外,沒有親人沒有朋友,甚至衣食不保。

他四處流浪,不斷地被人欺負,嚐盡了人生的淒涼苦楚,最終餓暈在大路上。

索性天下好心人還是有的,這才被張家婦人挽救,給了吃的喝的,然後帶回府中。

那張夫人早年喪子,從此後到處求醫,卻一直膝下無子,那一日她正從廟裏許願回來,誰知路上遇到了餓暈倒地的張老爺。

那張夫人可能也是念子心切,偏巧那暈倒的孩子眉眼間有幾分相似於她去世的孩子。

張夫人一時間情迷心智,立刻撲下馬車,將暈倒的孩子抱起,淚眼婆娑下,越看那孩子越像自己的死去的兒子。

婦道人家本就心思不堅定,再加上多年求子而不得,那日剛求完菩薩,便在回來的途中遇到了和自己兒子有八分相似的孩子。

那婦人淚眼婆娑,一直喊著:“孩子你回來了,長大了,娘等了你很久。”

幾個下人再三勸阻,那婦人卻鬼迷心竅非要說那就是自己的孩子,無奈,一行人回府。

郎中瞧過後,給他孩子將養幾日,果然換了一副皮囊般的出現在那老婦人眼前。

老婦人眼前一亮,原來的八分像此時到有了九分,雖然情誌失控下錯認。

午夜夢回後再一次將前塵往事掠上心頭,終於明白了自己的兒子早已去世。

當那孩子被帶來請安答謝,張夫人信佛之人,偏就信了一個緣字,遂將那孩子認作義子,好生在張家長大成人。

那孩子本是仙風道骨,隻因切換時空而失去記憶,變成了一個小孩,但是他的心智是常人的數倍都不止。

從小就給張家長了不少的臉麵,一直是夫子眼中的大才子,本來是魁首的料子,怎奈那孩子由於小時候受苦受累,嚐盡人生的炎涼苦楚。

於是棄了官場的阿諛奉承,專心伺候張氏夫婦,在家鄉開了個私塾,專門教書育人。

他認為自己之所以淒苦無助,還是因為那些人的思想和意識,所以他要做一項長遠的事情。

那就是逐漸的幫助那些人重新認識世界,認識人生,逐漸的從學問中提升一代又一代人的涵養和品味,以及做人的觀念。

開了私塾後,不論窮富均可來受教,這下算是給鄉裏積下了大德,廣開授業之門,廣納四方之士,成為桃李滿天下的德高望重者。

張氏夫婦一生無有子嗣,於是那義子變成了親子張家的家財全部交於那孩子掌管。

那孩子對兩老人勝過親生爹娘,日日請安問好,細心照顧到老,百年後風風光光大葬,被那一帶傳為佳話。

啟料,人生禍福無度,無償總是相伴,兩老人相繼歸天後,那孩子竟業將張家的產業重啟了起來。

正是枯木又逢春,仁德再起家!張老爺一邊教書育人,一邊救濟鄉鄰,是當地人人誇讚的大善人,大德之人。

且說那張老爺和其婦人恩愛有加,兩人情比金堅,少年郎遇美嬌娥,一場天長地久的平凡下,誕生了一個男嬰。

該嬰兒就是後來的恩生!

嬰兒被張家當做寶貝似得寵著慣著,除了要呼風喚雨之外,隻要能給的全部都毫不吝嗇的給予。

過渡的溺愛成了禍患,張老爺幼年苦楚,特絕不再讓自己的孩子遭受半點淒苦。

再加上張老爺在當地的名望,鄉裏鄉親都給幾分薄麵,那孩子雖然不至於橫行鄉裏,卻也是學堂的小霸王。

那些被欺負的也都礙於張老爺的恩惠而閉口不言,晚年將至誰料卻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瘟疫。

張老爺命喪瘟疫之下,而那孩子也被瘟疫感染,若不是後來的老神仙及時趕到,用仙術控製了孩子的病情,恐怕那孩子此刻早已屍骨無存。

張老爺在命懸一線之際,恍惚間記起了自己的前塵往事,這才召喚老神仙前去,告訴他魚組的實業和魔族的行動。

意識昏迷之際,過去額現在混為一談,一時清醒一時迷糊,他自己告別後,卻唯一不斷的呼喚著獨子。

在張老爺的托付下,老神仙將恩生封印,這才帶回了水月灣,那孩子三百多年間都處於被封印的停止生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