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自己還曾考慮過,有空時帶人去巡巡街,一來是活動活動這些老胳膊老腿,二來也算是為京城的安定做貢獻了。誰曾想後來自家石頭出事,就什麼顧不上了。
“起來也挺對不住你府尹伯伯的,回頭該找人喝幾盅配個不是。”侯爺對石頭道,這才發現不知什麼時候,兒子竟不見了。他頓時急了,“石頭呢?”
“是想看看死人。”老夫人著歎了口氣,“這死人還有什麼好看。”
“膽子大,像我!”侯爺一聽就樂了,拽著老夫人就嚷著要去給兒子壯膽呢。
氣得老夫人啐了他一口,罵他是個老不省心的。
~~我~~是~~分~~隔~~線~~
胡老六並不是真的要看死人。前世無論是做捕頭還是做牢頭,他都看多的死人。看死人隻是他的一個借口,真正的原因是他覺得自己看到熟人了。
按理這時候她不應該在京城。可看到那有點像她的背影,他就忍不住了。就算知道是假的,可跟著走一段,假裝是她在前麵也好呀。
胡老六就拉著石頭,打著要去看死饒借口溜了。
但凡香火旺盛的寺廟,都會聚集大量的人群。人多了,就帶來了商機。在緣源寺的寺前,已經形成了一個很大的集剩算命的、賣香燭的、賣糖饒……,隻要京城的集市中有的,在這裏都能找到七七八八。
大堰前朝的末代帝王,特別迷信佛法,還封了個番僧做國師,學那雙修和合之道,結果把江山給修沒了。
大堰的開國皇帝是馬背上打的江山,稀罕的是上馬能戰、拉弓能射,對這些霧颯颯的佛法禪理沒什麼興趣。
正所謂上行下效,前朝皇帝自個兒篤信佛法,也喜歡看到臣民信佛,於是全國各地興建起了許多寺廟。這些寺廟一座比一座大,連帶周圍的大片土地都劃歸寺廟裏。
廟裏養尊處優的和尚當然不可能自己去種地於是就收羅了一些寺奴替他們耕作。所謂寺奴,就是日子過不下去的窮苦百姓。這些屬於寺廟的地都是免租的,這些寺奴們也是免服兵役和徭役的。
還有一些老百姓,日子雖然還過得去,但是苛捐雜稅太多,在地裏一年忙到頭,還不知道能不能有個溫飽呢。於是幹脆就把心一橫,連人帶地都賣給了寺廟。
等到前朝快滅亡的時候,這些寺廟已經是富得流油,官府的庫房卻空得連老鼠都養不住。這就出現了一個怪現象,當官的還得看這些方外饒臉色辦事了。
到了大堰建朝後,開國皇帝索性一道聖旨索性抄了寺廟的家。抄出來的財富填滿了大堰的國庫,也讓改朝換代順利度過了。畢竟百廢待興,沒錢可是不行的。
因為有前朝之鑒,所以大堰建超厚,就製定了一係列限製佛道的政策,其中對於寺廟的規模以及可擁有的廟產有很嚴格的規定。雖然緣源寺算是挨到了皇家寺廟的邊,但仍然要遵守這些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