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奚羽才算平複下心情,陡然坐直了身子,闔起雙目,正式開始體悟腦海中的玄法。
少頃,他睜開了雙眼,眸光異彩連連,喃語道:“原來修行是這麼一回事。”
依據鄭師伯所言,修仙統分為神泉、奇經、九竅、還丹、元嬰、紫府六個大層次,每個境界都相隔著雲泥之別,而鄭師伯傳授給他的正是其中最基礎的神泉境的初級入門心法。
唯有開辟出體內神泉,方能哺生滋養出真元靈力,位於肚臍丹田下三寸,乃萬事萬物初生發始的地方,是一切修士性命交修的源頭,立身的根本所在,因而也稱之為命泉。
人乃天地間一人,天地乃人外一天地!
開篇便已直言,闡述清了天人二者之間的關係,故此,修煉之人必先放開身心,摒棄外界諸般雜念,觀想虛空變化,借此與天地一息,進而感悟天地造化,接引一縷靈氣入體,假以己用。
在不斷於體內運行大小周天之後,逐漸積少成多,催化出本命神泉,法力源源不絕地衍生而出,以茲孕育自身仙胞神明,此時才算是一個真正的修士。
這原本是一個滴水石穿、日積月累的過程,貴在持之以恒,但如若生來與道相合,和天地靈氣親近,無疑將大大縮短這一過程。
靈根之說,正是由此而來。
如果說丁等之人在修煉十天半月後能夠留下一根頭發絲的微弱靈氣在體內的話,那丙等可能就有一根小拇指粗細,以此類推,擁有甲乙兩等靈根之人萬中無一。
這便是大道無情了,後天苦功固然可以稍稍彌補一二,但恰如春花不過秋,寒蟬不過冬,凡人在世的一輩子不過短短數十年,就算寧肯舍棄所有雪月風花、柴米油鹽的情仇愛憎,兩眼雙耳不聞不問,也很有可能直到老死的那一天都無法開辟出屬於自己的那眼神泉。
竹籃打水一場空,徒之奈何。
一開始便逃脫不了井中撈月的定數,既然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執迷不悟,這是無數在門外長久徘徊卻終生不得其入的前人解不開的怨結和深沉的不甘。
當然此
刻的奚羽一律不知,他還沉浸在一朝聞道說不出的由衷喜悅之中,期冀著自己不久能有所建樹,在修為小成之後,能與鄭師伯把臂同遊九天之上。
他深深呼吸,然後沉澱下心思,按照腦海中玄法所描述的那樣,以五心朝天的姿勢盤腿打坐,再度閉上眼睛,心中將這套法門從頭到尾想了一遍,又溫習了一下他在無名薄冊上得來的先天一氣口訣,在一一比對之下,驀然發現二者竟爾有異曲同工之妙,隻是在細微處,存在些許差別。
但先天一氣的功用隻是粗淺的導引吐納之術,養一口不同於後天汙濁的先天清氣,方式古拙,且後麵沒有真正提到如何挽留下在吐納完漸漸彌散飄逸出去的靈氣。
奚羽摸了摸下巴,思索片刻,想來他得到的隻是一本另外大派的入門手冊,不過也好在是本殘籍,奚羽若真按照上麵煉成了,在山門前查探之下顯露出馬腳,必會被當做心懷不良伺機蒙混進來覬覦名門正法的賊子,隻怕立下就會伏誅。
他揣摩了一番,按著玄法注明,費了老大勁撥亂反正,以有別於先天一氣三短兩長的呼吸方式,改到一長三短的頻率之下,調整了好多回,一時卻無法將已經形成痼習的身體記憶轉變過來,稍有不留神,一忽兒就沿上老路子吞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