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門下,聶雲釋放出的佛法金光將方圓十幾裏的方位完全籠罩,目及所示之人,都是沐浴在聶雲的佛光之下。
“滄海屠浮”古戰場對於武者實力有極強的壓製作用,若非此刻聶雲是身至遠古戰場,而是隨便放在三十三重天的任何一重天域,這道佛光足矣照耀千裏、萬裏之遙。
八條金龍如同攪動天地的混世神獸,騰飛在聶雲周身。
借助龍族“君令”的力量,聶雲竟是能夠演化出堪比真龍之體的凝實巨龍,每一條足有百丈龍身。
在“君令”爭奪的某一處戰鬥中,古檀伽羅金閣的汨羅佛君,見到聶雲施展出來的無上佛法,深深被其震撼,驚呼道:“這難道是……佛門傳說中的大乘佛法——《八部天龍》?!”
“萬佛天域不可能有《八部天龍》的修煉法門,早在上古之戰時,記載有《八部天龍》的大乘佛法就已經遺失,繞是我羅院的佛皇都不曾見過大乘佛法,這空雲和尚如何修得?”一位佛君質疑道。
“大乘佛法唯有帝皇級的佛門高僧才有資格去窺探其門徑,這空雲高僧的天資究竟有多麼恐怖,才能在君王境界就領悟出《八部天龍》?!”
此次進入“滄海屠浮”古戰場的幾位佛門天君紛紛站出來,隻要是聽問過佛門至高無上的大乘佛法,都不敢相信當今天界竟然有人能夠使用。
佛法分有小乘與大乘之分,小乘佛法渡己、渡人,而大乘佛法則是渡世、渡蒼生,以無量功德加護佛心,鑄就功德金身。
繞是三十三重天記載的幾位佛皇,都沒有幾個能夠在帝皇境修為領悟到大乘佛法的人物,他們每一個都位列《皇榜》,名垂青史。
令無數佛皇都望而生畏的大乘佛法,在歲月的流逝下逐漸失傳,現今在三十三重天外界完全絕跡,可能連佛門聖地的萬佛天域都是不曾保有。
古檀伽羅金閣與羅院天寺的幾位佛君高僧一口咬定聶雲施展出來到不是大乘佛法的原因,主要還是在上古之戰時,兩位濟世佛皇離開萬佛天域拯救蒼生之時,大乘佛法便是已經在萬佛天域絕跡,甚至連佛法本身都是失傳,何談參悟之說?
就在眾人震駭與猜疑的時候,在元塵體內天地烘爐的敖??突然呼喚他道:“你這禿驢朋友不簡單啊!沒想到在天界已經失傳的《八部天龍》都是被他修煉成功,簡直和你當初參悟出無字劍碑上的《截天七劍》如出一轍,果然妖孽的朋友就是妖孽!”
“哈哈!”元塵元神投影至天地烘爐內,笑道,“你怎麼能夠確定聶雲施展出來的就一定是大乘佛法——《八部天龍》?說不定是這小子用其他佛法結合龍族君令演變過來的秘術神通罷了。”
聶雲前世對於武道的理解幾乎臻至化境,天下武道已經很少有元塵能夠想到沒有被聶雲修煉過的,這家夥修煉的武道多,掌握的神通武學同樣驚人,其中有一兩門關於龍族的頂級武道
也是相當正常。
“非也,你可別忘了我就是純血龍族,在血脈裏傳承著我龍族先賢的遠古記憶,這空雲高僧施展的《八部天龍》演化氣息與遠古一位佛皇相當類似,而且其八條金龍每一條都蘊含著醇正的真龍之氣,這些做不得假!”
敖??一口篤定聶雲施展的就是大乘佛法——《八部天龍》,元塵也是讚同,畢竟自己都能參悟出《截天七劍》,區區大乘佛法能難得倒聶雲這家夥嗎?
說不得聶雲這一世走得是佛門之道,為得就是這大乘佛法,畢竟元塵不是聶雲,無法猜測他真正的想法。
對於聶雲,元塵一向是懶得猜測他的心思也不想去猜測。
一來聶雲這家夥的走得武道路數與元塵截然不同,相互雖能借鑒卻沒有多少參考價值;二來一旦聶雲在自己的武道上有什麼進展,他都會第一時間來聯係自己,元塵也不必費這個心神。
這就是元塵與聶雲之間無需言說的“信任”,三十三重天所有合作的武者都無法達到的默契程度。
雖然聶雲施展的《八部天龍》足夠強勢,可森影默君也不是吃素的,他從未想到自己會被一名一印天君逼迫到如此地步,額頭青筋暴起,相當憤怒地咆哮道:“好一個大乘佛法!我今天就來領教一下你們萬佛天域的底蘊!”
一陣赤黃色的暗光在森影默君手中的匕首刃尖亮起,猶如刮過夜幕的流星般猙獰。
幽骨冥譜——絕命刃!
森影默君整個人化作鬼魅,變為一種魑魅魍魎概念般的存在,他手中匕首遊走,化作無數殺氣騰騰的光影,將八條金色巨龍盤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