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汜水關內卻有使者往孫堅營中行去,據下麵的人來報,正是白日與孫策交戰的李催。”
袁術剛回到營中,便有親信將孫堅營中之事彙報。
“可知那李催前來所為何事?”
袁術口中綴一口美酒,再夾一片熟牛肉,端的是好不自在。聯軍輜重本是歸袁術掌管,一應物資袁術皆可動用。
當然,袁術跟董卓自是不能相比。
“孫堅營中防備甚為嚴密,底下的士卒不能探聽。不過,有孫堅營中將士傳言,說那李催是來勸降孫堅,董卓有一女,要與孫堅之子結為姻親。”
“哈哈!”
聞聽此言,袁術頓時樂了,不屑的說到:“孫堅剛烈,又豈會與董卓逆賊結為姻親,董卓此舉真乃自取其辱。”
“主公所言甚是!”
袁術麾下長史楊弘當即跳出拍了袁術一番馬屁,更是讓袁術樂得找不著北。楊弘為人雖有些才能,卻貪金好銀,且溜須拍馬之術甚為精湛,袁術對他差多不是言聽計從的地步。
“主公,如今李催既來,何不斬之,也可使董卓逆賊少一助力?”
“不錯,不錯!殺了那李催,亦可讓天下人知我厲害。”
袁術聽了楊弘的建議,頓時眼睛一亮。好大喜功,貪慕虛名的袁術能夠成為關東聯軍第二大勢力,卻是因為他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嫡子,故此文人士子很多都來投效於他。當然,會來投效袁術的,大部分也隻是有一點才能的人,真正有大才的人是不會來投效袁術。縱觀東漢末,留名於史的謀士和武將,哪一個投效過袁術?
就憑袁術敢悍然稱帝這件事,就能知道這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家夥。即便是袁紹、曹操二人,占據四州之地,勢力雄厚,也不敢做這種事。東漢末年的天子雖然是無能之輩,卻也不是殘暴之人,稱帝根本沒有理由。
曹操也不過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袁紹也隻是想立漢室宗親的劉虞為天子,袁術的無腦可見一斑。
“主公,不可!楊弘此舉乃是陷主公於不仁不義之地,還望主公三思。”
見袁術似乎已經心動,袁術麾下主薄閻象當即出來製止。“主公,古語有雲‘兩軍交戰不斬來使’,若斬殺李催,恐為天下人所不齒。”
“閻象,你眼中還有主公否?”
楊弘怒喝一聲,手指閻象,大聲反駁道:“董卓乃是逆賊,主公便是斬殺他的手下,天下又有何人會責怪主公?況且,盟主殺得董卓使者,主公為何殺不得?”
“盟主斬殺使者,乃是不仁,主公若殺,亦是不仁。你莫欲令主公被天下人恥笑乎?”
“住口!”
袁術本來已經心動,便要令92ks./11631/人去斬殺李催。然而,聽了閻象的話卻是覺得有道理,隻是閻象說的話卻是讓他不喜,此刻見閻象和楊弘跟潑婦罵街一般吵鬧,當下便喝止二人。至於是否斬殺李催,袁術卻是已經有了主意。
“你二人所言皆有道理,袁本初無端斬殺使者,卻是不仁,吾卻是不能與他一般。你二人皆吾肱骨,當齊心共謀,何須為了如此小事而爭吵?”
袁術聞言撫慰了二人一番,揮手令眾人退去,他卻是接著享受美酒佳肴。
楊弘怒視閻象,拂袖而去。
……
卻說李催將孫堅之言報給董卓,董卓大怒,對於李催卻是不賞不罰,令他繼續回去把守汜水關。
而李催也知曉董卓意思,歸來之後神色更為恭敬,唯恐引得董卓怒火。
……
卻說執金吾胡母班、大鴻臚韓融、少府陰循、將作大匠吳循、越騎校尉王瑰五人得了詔令,便往關外去勸降。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循、越騎校尉王瑰三人往虎牢關聯軍而去;大鴻臚韓融、少府陰循二人往汜水關外而去,分頭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