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章 壺關守衛戰(中)(1 / 2)

如此反複幾輪之後,公孫瓚終於下令鳴金退兵。而公孫瓚的一萬士兵卻僅有七千的人活下,剩下的士兵也多是帶傷;至於黃巾軍更是不堪,僅有二千人活下。他們畢竟隻是農民,跟經過訓練的正規士兵差了太多。

公孫瓚抬頭望向壺關城牆,喃喃自語道:“想不到袁紹麾下還有如此大將,若能為我所用,必將使我軍戰力更上一層。”

想到這裏,公孫瓚暫時停止了進攻,撥馬來到壺關三百步之處,卻是在弓箭手的射程之外。即使是射箭能手,能夠射到這個距離,公孫瓚也能及時躲開。

“關上何人,可否通名?”

“吾乃河間張郃張儁乂,公孫瓚你身為朝廷官員,無端侵我冀州領土,是為何意?待我冀州大軍到達,你十萬大軍須臾便化為齏粉,若是知趣,即刻退兵,我主或許會饒你性命。”

“哈哈哈!”

公孫瓚忍不住大笑,這張郃果然有大將風範,到了現在不僅沒有懼怕,反而勸他退兵,可見是個心誌堅定之輩。由此,公孫瓚的招攬之心更甚。

“今我十萬大軍至此,要拿下壺關不過是反掌之間,我觀張將軍乃將才,故不忍殺之。袁紹為人不仁不義不忠不孝,張將軍替他效命,豈不是遭世人唾棄?張將軍若能棄暗投明,我必向朝廷替張將軍討個高官爵位,光宗耀祖,蔭庇子孫。”

“呸,我張郃雖不是個讀書人,卻也知道忠義二字。隻有戰死的張郃,絕沒有投降的張郃。”

張郃高聲怒罵,絲毫不為公孫瓚的勸說而動心。

“好,張將軍既然求死,吾也不多勸阻!”

公孫瓚見勸說不成,隻好掉轉馬頭返回自己的軍陣。

“需讓你知曉我冀州將士的厲害,吃我一箭!”

公孫瓚正要返回之時,先是聽得張郃大喝一聲,隨後便聽到身後傳來的呼嘯聲。公孫瓚身子連忙向旁邊閃避,弓箭從公孫瓚的耳邊劃過,插在地上,搖晃個不停。看的公孫瓚是心驚不已,心中暗想張郃竟有如此箭術,可惜不是他的屬下。

張郃射出這一箭之前提醒了一番,而且沒有對準公孫瓚的要害,顯然隻是存著警告的心思。否則,公孫瓚多少也會受些傷。

公孫瓚回到己方軍陣之中,向左右的親信歎道:“張儁乂真乃猛士也!傳我號令,若能生擒張郃者,賞金百兩,官升一級。”

聽到公孫瓚發布的這個命令,眾將士頓時又激動起來。公孫瓚有大軍十萬,黃巾軍五萬,就算用人命來填,還怕拿不下張郃?

“進攻!”

公孫瓚下令再次擊鼓進軍,這一次則換成第二隊的士兵。依然是公孫瓚一萬士兵,黃巾軍一萬。

結果,自然是與第一輪的進攻沒什麼差別,公孫瓚的士兵死了三千左右,而黃巾軍也死了七千多。不過,經過兩輪的進攻,壺關上的守兵也有三千多的損傷,或是射箭之時,被拉斷的弓給傷到,或是被公孫瓚士兵砸出的兵刃給傷到。當然,這些隻是少數人,大部分的士兵還是被對方的投石機砸出的巨石給砸死。從雙方的傷亡比例來看,壺關的守軍簡直是在完虐對方。若是按照這樣發展,說不定公孫瓚的十萬大軍和黃巾軍五萬都死光了,也拿不下壺關。當然,事實卻並非如此。

“董參軍,逢監軍,如今我軍的箭矢已快耗盡,巨石、滾油也所剩無幾。怕是下一輪進攻,這些物資就會沒了。”

雖然擊退了對方兩輪進攻,張郃卻是沒有絲毫喜色,眉頭緊鎖的與董昭和逢紀二人商議。守城物資畢竟有限,敵方的人數是他們的好幾倍,單靠這些物資顯然是無法徹底的擊退敵軍。若是壺關有五萬人馬,張郃也有自信守住。到時候時間拖久了,公孫瓚的士兵和黃巾軍加起來有十五萬人,糧草消耗巨大,不戰自退。可惜,如今冀州各地都要分派士兵守衛,袁紹前往汝南的時候,也帶走鄴城五萬人馬,以免遭到袁術迫害。否則,隻要鄴城多一萬人馬,壺關也不會守得如此艱辛。

“進攻!”

等第二隊退回來之後,公孫瓚沒有絲毫停頓的讓第三隊繼續攻擊。

長年在邊境與異族作戰的公孫瓚,作戰經驗是何等豐富,他自然知道壺關內的守城物資有限。因此,在將十萬大軍編成十隊的時候,前三隊都是一些新招募的士兵,或者年紀大些的老兵,後邊的七隊才是真正的精銳。否則,再怎麼說也是與異族作戰的軍隊,隻是攻城,又怎麼可能會損傷二千多人?至於黃巾軍傷亡如何,公孫瓚豈會在意,他從來沒有把對方當做盟友,而是把他們當做損耗壺關守城物資的炮灰而已。

“放箭!”

即使守城物資快要用完了,張郃沒有慌亂,依然鎮定的指揮士兵防守。終於,當第三隊進攻三輪之後,壺關內的守城物資耗盡。

“長槍兵上前,待敵軍靠近,聽我號令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