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七章 曹操的陰謀(1 / 2)

青州黃巾聚眾三十萬,攻城掠地,劫掠良民,如今已經掌控朝廷的李傕、郭汜二人聽從太仆朱俊的意見,下詔令東郡太守曹操平定黃巾之亂。

然而,青州的三十萬黃巾賊似乎有預謀一般,並沒有在青州作亂。三十萬青州黃巾軍兵分三路,一路攻向兗州;另外兩路二十萬青州黃巾軍渡過黃河,於高唐兵分兩路,一路過清河、廣平二郡,直接殺向冀州治所鄴城;另一路則從高唐出發,一路向北,預計通過渤海郡攻向幽州。

青州黃巾軍兵分三路,每路十萬人馬。然而,當他們行動的時候,幽州、冀州、兗州、徐州的黃巾或是其他賊人皆遙相呼應。

一時之間,中原東北五州皆是戰火連天。

卻說十萬侵略兗州的十萬黃巾軍一路勢如破竹,無人可擋。更兼有當地響應的黃巾賊子加入,當這十萬青州黃巾攻到兗州與青州交界東平郡時,已經有三十萬的人馬。再加上他們的親眷,規模竟然達到驚人的二百萬。

當然,黃巾賊的親眷自然是沒有上戰場,隻是停留在黃巾賊攻下的城池歇息,算是有了根據地。

剛開始的時候,青州黃巾軍攻打兗州,兗州刺史劉岱打算派兵迎擊。

濟北相鮑信勸阻說:“現在敵人眾多,百姓恐懼不安,士兵毫無鬥誌,顯然我軍不能馬上和敵人相抗,據屬下觀察,敵人家屬很多,軍中糧草物資極為缺乏,靠搶掠維持給養。如今對策,與其貿然出擊,不如讓部隊養精蓄銳,先采取堅守,敵人無法求戰,強攻又徒增傷亡,等其氣勢低落,我們在派精銳出擊,就能打敗他們了。況且朝廷也已經下令曹操討賊,我等靜觀其變便可。”

劉岱乃是漢室宗親,其父劉輿曾為山陽太守,而劉岱的弟弟則是揚州刺史劉繇。

東郡太守曹操也是劉岱的部下,朝廷下令曹操討賊,而不是讓他這個兗州刺史討賊,顯然是看不起他,劉岱心中肯定是不爽的。而且,如今朝廷是在李傕和郭汜的掌控之中,劉岱自然也不會聽從朝廷的命令。劉岱心裏也不想讓曹操坐大,影響自己的威望,於是不聽鮑信的勸阻,執意率兵出戰,結果兵敗被殺。

劉岱喪命,兗州刺史的位置當然不可能一直空著。

在靈帝的時候,朝廷或許還存在丁點的威望,各州郡的官員任命還能說得上話。但是,自從經曆了董卓和李傕、郭汜的摧殘,朝廷的威望已經降到極點。所以,兗州的官員也沒有等待朝廷的任命下來,在鮑信的建議下,直接推舉曹操為兗州刺史。

當然,這種事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正如當初的冀州刺史韓馥,他不想幹了就讓位給袁紹,也不用朝廷同意。隻需要向朝廷傳達一聲,至於朝廷是否答應根本無需在意。就算朝廷有任命官員,也沒有人會搭理他。

因此,通常這種時候,朝廷一般都會同意當地官員的舉薦。

李傕和郭汜也知道這一點,況且他們還要曹操靠幫他們平定青州黃巾,故此,當接到兗州官員傳來的公文之時,沒有猶豫就答應了。直接讓使節將兗州刺史的印章、節杖等等物品帶到兗州,曹操也就正史成為兗州刺史。

兗州治所,東郡治下濮陽城

曹操高坐主位,其下右手當先一人自是濟北相鮑信。

鮑信本就是曹操的好友,一直都堅定不移的跟隨曹操的步伐。況且,曹操能當上兗州刺史,鮑信也是功不可沒,他站在官員的首位,沒人有意見。至於鮑信身後,則是兗州原本的官員,曹操現在剛坐上兗州刺史的位置,依然任用這些官員。至於這其中濫竽充數的家夥,曹操會慢慢剔除。

在左手邊,則是一應武將。

夏侯惇、夏侯淵、於禁、曹仁、曹洪等。除卻於禁是鮑信麾下大將,其餘四人則是曹操族親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