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九章 郭嘉的對手(1 / 2)

“公孫瓚之所以選擇我們渤海郡為突破口,因為巨鹿郡那一條路線,他已經有了後手。”袁常望著眾人疑惑的眼神,平淡卻自信的說了一句。

“主公,公孫瓚的後手是啥捏?”

典韋這廝就是喜歡這樣,一旦碰到讓他疑惑的事,他就很直接詢問出來,根本不會費腦筋去想答案。

“後手?”

當然,這種動腦筋的事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都是很痛苦的事。有的人即使知道自己或許無法得到答案,他們也會努力去思考,如趙雲、葉孤城等人;而有的人則想不勞而獲,就跟典韋一樣。當然,還有另外一類人,給他們足夠的時間,他們總能自己找出答案,而郭嘉自然是這類人的代表。

“原來如此,公孫瓚這一後手果然狠毒,若是袁紹不知,這一次冀州說不得就會被公孫瓚給拿下了。”

盯著地圖上自習觀看,片刻之後,郭嘉眼睛一亮,忍不住讚歎道。

“軍師,到底是怎麼回事,快點跟俺說說!”

典韋見到郭嘉有了答案,連忙急聲詢問到,不過被袁常瞪了一眼之後,他就老實下來。郭嘉如今已經有軍師的頭銜,商議大事的時候,可不能再跟平時那樣隨意。

袁常自然不會跟郭嘉搶這個發言權,而郭嘉同樣沒有謙讓,目光掃過眾人,而後不緊不慢的問了一句:“你們可還記得前次公孫瓚入侵冀州,黑山黃巾前來支援?按理來說袁紹身為世家大族子弟,黃巾與他的關係不開戰已經算好的,怎麼可能還會幫助袁紹?”

“軍師,你的意思是黑山黃巾投降是假,裏應外合才是真?”

趙雲等人也不笨,郭嘉都已經說的這麼淺顯了,他們若是還猜不到是怎麼一回事,那就真的可以找塊豆腐撞死了。就連腦袋裏滿是肌肉的典韋,臉上也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至於他是真的懂,還是假的懂,也沒人去理會。

“俺就知道公孫瓚這廝不是什麼好鳥。”

忍了半天,典韋終於還是忍不住出口低罵了公孫瓚一句。袁常、郭嘉等人聽了無語的翻了翻白眼,人家這是計謀,那是人家的本事,跟是不是好鳥有毛的關係。不過大家也都知道典韋這家夥的性子,懶得跟他解釋。

“當初袁紹任命張燕為鄴城太守,黑山軍共有一萬人駐守鄴城,而鄴城內原本袁紹的守軍二萬。其次,鄴城外軍營有黑山軍四萬,一旦有變,鄴城頃刻間便能將鄴城拿下。不過,僅僅是這樣的話,袁紹隻需將冀州各地守軍調去包圍鄴城,鄴城也不一定能守得住。而公孫瓚的大軍若是趕到,則可以與鄴城中的黑山軍將袁紹前後夾擊,袁紹必敗無疑。不對…”

郭嘉緩緩的解釋著,眾人都聽得如醉如癡。然而,最後郭嘉卻又猛的驚呼起來,將眾人都驚醒,不解的望向郭嘉,怎麼又不對了?

郭嘉沒有理會他們的疑惑,似在自言自語的分析著:“如果僅僅這樣,最多是將袁紹擊退,袁紹隻要從他們的夾擊脫離,從魏郡向冀州腹地行去,召集冀州各郡守軍,同樣能將鄴城奪回,如此,公孫瓚他們還是無法避免失敗,到底是哪裏不對勁呢?”

看著郭嘉皺眉沉思的樣子,眾人也很自覺的沒有去打擾他,生怕打斷他的思緒。

其實,對於其中的情況,袁常回憶了一下,大致都已經明白了。但是,袁常沒有說什麼,因為他知道郭嘉肯定能夠依靠自己的才智得到答案,否則,郭嘉又怎麼配的上他鬼才的稱號。

“是了,魏郡,關鍵就在於魏郡!”

良久之後,郭嘉興奮的大喊一聲,也沒有給典韋提問的機會,直接說道:“隻要將魏郡拿下,斷了袁紹北去的路線,袁紹在無法召集各郡的守軍之下,隻能敗走,而冀州自然落到公孫瓚的手中。”

“軍師,袁紹難道一定要北進?他南下難道不行?向南到了兗州地界,以袁紹和曹操的關係,借兵應該不難吧!”

問話的是趙雲,典韋這次倒是老實了。

郭嘉輕笑一聲,耐心的解釋道:“當初是袁紹舉薦曹操為東郡太守,袁紹和曹操雖然是朋友,卻也是競爭的關係。因為袁紹舉薦曹操這件事,袁紹已經居於上風,從某種程度來說,袁紹是把曹操當成他的下屬來看待。除非到了窮途末路,否則,袁紹絕對拉不下臉麵去找曹操借兵,這是身為一方諸侯的驕傲。而且,即使袁紹找曹操借兵,曹操也不定有能借的出來。”

“軍師,這又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