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八章 掌控渤海郡(3 / 3)

曾經的食鹽雖然粗糙,但是,價格依然很高。大部分的百姓每次煮菜的時候就放那麼幾顆,因為食鹽不足,很多百姓因此發病。食鹽雖貴,卻是必需品。而聽袁常的這句話,似乎要讓百姓都能用上優良的食鹽,同時價格還不高,能讓尋常百姓承受的住。袁紹真的有些不明白袁常的做法,倘若將這個方法控製住,獲得的財富將是何等驚人。

“二哥或許以為用新鹽能夠獲得巨大的財富,然而,在我看來,用這個獲得的財富,根本無法體現自己的價值,我不屑為之。”

袁紹沒有答話,因為,他覺得自己的頭腦有些不夠用了。所以,他不說話,看看袁常究竟是什麼意思。袁紹和袁常的觀念不是同一個時代的觀念,所以,袁紹不能理解袁常推進社會進步的理想,也很正常。或許,在封建的時代,爭霸天下,登頂九五之尊,綿延萬世,或許,是大部分有野心的人的想法。

“新法所製的鹽,讓百姓能夠用上更廉價,也更優質的鹽,這一點毋庸置疑。而新法製鹽,隻是我其中的一個想法。在將來,我還會有更多的想法,從百姓衣、食、住、行,各個方麵去改善。所以,我需要一個完全在我掌控的領地,沒有人能夠幹預,我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袁常震驚了,原來煮鹽法隻是袁常的一個想法,袁常還有更多的想法,那將何等的驚人。袁紹眼睛微微眯起,在想著如何給自己獲取最大的好處了。至於說掌控袁常,袁紹沒有這個想法,就說那典韋就站在門外,一旦雙方關係破裂,估計典韋會直接衝進來把他劈了。而且,袁常還帶來了五千騎兵,想要控製袁常也不是那麼容易。既然如此,那隻能選擇合作,否則一旦把袁常給逼走,到時候成為自己的敵人就糟糕了。袁紹還是有大局觀,不會為了利益而妄圖控製別人。

況且,袁常怎麼說也是袁家人,至少有好處,也會給自己。

“二哥,你放心,我怎麼說也是袁家人,難道還會害你不成?”袁常說了一句,卻見袁紹沒有回答,一時之間也猜不透袁紹是什麼意思。當下,袁常決定再拋一個誘餌,就不相信袁紹不答應。

“二哥,從洛陽到長安四百餘裏,不行和騎馬要用多少時間能到?”

袁紹不解袁常為何會這麼問,不過還是回答道:“如果不是日夜趕路,步行至少五天能到。而騎馬,快則二天,慢則三天。”

“嗯!”

袁常點了點頭,然後一臉笑容的說道:“愚弟早前無意間得知一種東西,名為石灰。石灰可與其他物融合,之後溶於水,成為水泥,可用於鋪路。水泥所鋪之路,不僅堅固,而且水浸不爛,一路順通。步行可縮短至三天內,騎馬則一天左右就能到達。同時,水泥還可以用於蓋房,無懼風雨,無懼水火。”

“竟有如此事物,為兄漲見識了!”

袁紹一臉動容之色,若是有了水泥鋪路。治下哪個地方發生叛亂,大軍出發,時間縮短一半,那可是極為有利的。不過,袁紹也知道,想讓袁常把這些東西提供給自己,渤海郡必須讓給袁常,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承誌,渤海郡讓給你也不是不行。不過,日後你若是有什麼有利的東西,必須優先提供給為兄,你以為如何?”

袁紹知道,既然袁常能搞出煮鹽法和水泥,肯定還會有其他好東西。所以,大家先說好,免的日後傷感情。

“這是自然,我若是不把這些東西提供給二哥,還能提供給誰!”

“好,既然如此,渤海郡日後便交由你掌控,我不會有絲毫幹預。”

如此,袁常和袁紹結束了這一次的交談,雙方都獲得了好處,因此,都很滿意。其後,袁紹將此次俘虜的一萬士兵增給袁常,同時也提供了二千戰馬和十萬石糧草,表示雙方的友誼。

整點好一切之後,袁常第二日便返回渤海郡,這一次的收獲倒是頗豐。同時,呂布也跟隨袁常前往渤海郡,目的,不言而喻。

……

同時,在兗州戰場,袁術聯同朝廷任命的兗州刺史金尚揮軍攻擊兗州。袁術屯軍於封丘,之後又有黑山賊的餘部以及匈奴於扶羅等助戰,與曹操戰於匡亭,但是大敗。袁術退保雍丘,南回壽春,守將陳瑀不讓其入城,袁術退守陰陵,集合軍隊攻擊陳瑀,陳瑀逃回下邳。袁術又率領餘部前往九江郡,殺死了揚州刺史陳溫而自領揚州牧,又兼稱徐州伯,封部將張勳、橋蕤為大將軍。

因此,陶謙和袁術的聯合算是徹底破裂。

而曹操也因此坐大,擔任兗州刺史的同時,也控製了豫州。自此,天下諸侯也正式開始明目張膽的攻伐。

當然,這一切都跟袁常沒有絲毫關係。如今的袁常,總算有一塊真正屬於自己的地盤,渤海郡,將是他騰飛的起點。

https://8./book/52571/25794914.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