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和黑袍人在各自的親信的簇擁下,來到了城頭。劉虞的大軍將大興縣團團圍住,而劉虞則身披金甲、金盔,在數名持大盾的衛兵護衛下,站在大興縣城外三百米外。
“公孫瓚,你不遵號令,無端入侵臨境之地,罪同謀反。本刺史代天巡守,必為朝廷除去你這不臣之徒。若是你迷途知返出城投降,本刺史定為替你求情。否則,一旦本刺史大軍攻城,到時你闔族夷滅。”
劉虞一身金甲在陽光照射下,猶如天神一般看的人心驚不已。不過,劉虞卻是躲在大盾之後,防備弓箭手的襲擊,卻又讓他的形象大打折扣。
若是袁常看到劉虞的鎧甲,必定會嗤笑一番。你就算想要成為焦點,也有有相應的實力,一身金甲、金盔這麼明顯,豈不是成為活靶子?人家趙雲敢穿銀甲、銀盔那是有強大的實力做後盾,劉虞有這個實力嗎?
槍打出頭鳥,曆來在戰場上鶴立獨行的都是會成為進攻的首選。
劉虞如此醒目,公孫瓚倒是想把劉虞給射下馬。奈何距離有點遠,而且劉虞還有持盾的士兵護衛,公孫瓚隻得放棄這個念頭。
“劉虞,青州黃巾入侵冀州。我身為臨境同僚,出兵援助袁紹,何來入侵臨境的說法?你便是要汙蔑於我,也要找個好的理由。如此說法,豈不是惹人笑話。”
公孫瓚不屑的反駁道,早在出兵前公孫瓚和黑袍人就謀劃好了。用的是幫助袁紹平定青州黃巾的名義,就是不想給人留下把柄。如今劉虞想要給他定罪,顯然不可能。
“你是平定青州黃巾,還是與人勾結,大家心知肚明,大丈夫敢做卻是不敢認,你有何麵目為涿郡太守。今日,本刺史以幽州刺史之名,革除你涿郡太守的權力,你還不快快出城請罪。”
劉虞身為幽州刺史,掌有軍政權力,罷免公孫瓚的涿郡太守的官職,還是有這個權力的。不過,公孫瓚的薊侯之位,劉虞就沒有權力解除,隻能讓朝廷來下命令。
“哈哈!”
公孫瓚聞言卻是大笑,手中長槊指著劉虞,高聲喝道:“劉虞,朝廷令我都督青州、冀州、幽州和並州四地。你這幽州刺史受我節製,位低於我,又有何權力罷免我涿郡太守之職?你若是還不退兵,我便向朝廷奏你有不軌之心,到時你闔家被滅,莫怪我心狠手辣。”
公孫瓚都督四州的事情,劉虞也早就知道,當下怒罵到:“公孫瓚,你挾持朝廷使節,早有不臣之心。勿複多言,今日本刺史便代朝廷除去你這逆賊。”
公孫瓚和劉虞都知道雙方的矛盾不可避免,前麵的話都是在浪費口水,最終還是要戰過一場。
“全軍聽令,第一隊攻城!”
劉虞這次是下定決心要鏟除公孫瓚,故此早就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攻城車和雲梯早已就位,待劉虞下令之後,一隊萬人士兵呐喊著衝向大興縣城。
“眾位,聽我號令,攻擊!”
大興縣城內的巨石、檑木、滾油也早已就位,待劉虞的士兵順著雲梯爬上城牆之後,巨石、檑木、滾油一樣接一樣的落下,頓時給劉虞的士兵帶來巨大的傷害。大興縣在幽州的腹地,因此,守城的物資並不是很多。若是劉虞攻城強烈,這些物資僅僅一天就會耗盡。到時候,比拚的就是兵力了。
公孫瓚和黑袍人加起來就四萬多人,再加上大興縣的守軍,也就五萬人左右。而且,公孫瓚的四千白馬義從還是騎兵,守城的用處不大。劉虞卻有十萬人,再加上攻城器械,大興城絕對守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