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零章 住建部(1 / 3)

徐州,下邳城,刺史府

陶謙坐在案首之上,而在陶謙麵前,王生躬身而立,將王茹從糜竺那裏聽到的消息說了出來。當然,王生隻說是盯著糜竺的下人偷聽到的,而沒有說出王茹,否則,估計等下死的就是王生了。

“叩、叩…”

陶謙右手食指和中指緩緩的敲擊著案桌,滿是皺紋的眉頭微微皺起,似乎正在思索著什麼。

“這新鹽,早在之前袁紹就已經宣傳過,莫非真是了不得的東西?”

很早的時候,張老根就根據袁常的要求,讓袁紹幫忙宣傳新鹽了。而袁紹也做到了,讓自己的手下在各州各郡宣傳新鹽,其實袁紹這麼賣力,也是替他自己著想。張老根說了會給袁紹二成的新鹽,那就是一百多萬斤的新鹽。袁紹當然不可能把這麼好的鹽都用在普通士兵身上,袁紹和家眷自己用一些,有功的文武官員再賞賜一些,再送給別人拉關係一些。剩下的鹽至少還有五十萬斤,按照正常時候一斤鹽三十錢的價格,這五十萬就能有一千五百萬錢的收入,更別說有戰爭的時候,鹽的價格更是十倍、百倍增長,袁紹又豈會不賣力宣傳?

隻是,一種新的事物出現,想讓人接收並不是那麼簡單。新鹽的廣告宣傳的很到位,隻是,相信的人其實不多。不用說在如今這個時代,就說袁常穿越前那個時代,已經足夠開明的社會,麵對新事物也不是那麼快接受的。

所以,陶謙聽說過新鹽,卻沒有相信。

然而,如今糜竺作為巨富糜家的家主,能夠創造出糜家如此財富,顯然眼光不同尋常。連糜竺都要去冀州看新鹽,陶謙又怎麼會不動心?

“糜竺既然都看上了,看來新鹽還真有其事。這樣的話,本刺史也可以插一手。等本刺史有錢了,要人有人,要裝備有裝備,還用得著害怕曹操不成?”

很快,陶謙就有了決定。

“王生,你組織一支商隊,前往冀州渤海郡,定要弄清楚新鹽的事。若是真有其事,最好是能將製鹽的方法搞到手。而若是弄不到手,那也要將新鹽的售賣權力控製在手中。你可以告訴他們,若是讓我們販鹽,販鹽的稅本刺史可以分他們一半。若是不讓我們販鹽,他們的鹽別想在徐州境內販賣。”

“是,大人!”

王生應聲稱是,陶謙點了點頭,王生作為他的管家,很多事情都處理的不錯,陶謙還是很放心的。揮手讓王生退下,等王生走到門口之時,陶謙似又有了念頭,將王生喚住。

“讓張都尉來本刺史府中一趟。”

陶謙口中的張都尉,自然就是原本的黃巾賊張闓。對於張闓,陶謙還是挺看重的,有實力又有能力,就是出身糟糕了一點。不過,張闓這樣的人物,對於陶謙也有一些好處,一些暗地裏的事情都可以讓張闓去處理。

不多時,張闓穿著褐色長袍來到了陶謙府中。現在都是夜間,要休息的時候,張闓自然不會穿著鎧甲。

等張闓來到之後,陶謙也沒有猶豫,直接把糜家的事情簡單的說了一遍。讓張闓給他出個主意,如何對付糜家。張闓黃巾賊出身,軍事謀略不懂。但是,出個壞主意對付別人,他倒是很在行。

隻是瞬間,張闓眼珠子一轉,詭計就已經想好了。

附在陶謙耳中低語一番,聽得陶謙是眼睛大亮,連連稱好。但是,不得不說,上位者的心思讓人很難懂。陶謙此刻是很滿意張闓的主意,心裏卻又覺得張闓這樣的人很危險。因此,陶謙心中卻是已經在思考如何將張闓給除去了。

“張都尉,此事你用心去辦。你的功勞本刺史都記在心中,隻要事成,你的職位定然還能再上一層。”

“是,小的多謝大人提拔!”

賓主盡歡,張闓卻是不知陶謙已經對他起了殺意。

……

冀州,渤海郡,南皮城,太守府中

袁常還不知道徐州的陶謙和糜家已經派人準備來跟他接洽,關於新鹽的銷售問題。其實,袁常很想告訴他們,這新鹽弄出來,是為了惠及百姓,而不是讓人賺大錢的。不過,袁常也沒那麼好心,既然他們有想法,那就讓他們去yy,等到某一天,他們才會知道,想用新鹽來賺大錢,那是不可能的事。

而此時,袁常正在自己的府中接待一個人,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人物。說起來,還多虧了這個人,袁常才碰到郭嘉,使得袁常能夠和郭嘉第一次見麵,最後奠定了郭嘉跟隨袁常的基礎。因此,這個人的功勞是相當大的。

而這個人,正是當初在虎牢關袁紹營中碰到的泥瓦匠老李。之前袁常隻知道他叫老李,並不清楚具體的名字,今天見麵之後才知道叫李開。

“袁大人,當初允諾過來你這裏,到了今天才來,真是不好意思。”

李開是個中年大叔,三十幾歲的人,或許是因為泥瓦匠的原因,他的兩隻手都比較粗糙,布滿溝壑,比之種田的百姓還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