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屬下倒是有一人選,可以解救我們北海郡的危難。”武安國看著孔融,一臉自信的神色。
“哦,究竟是何人,值得安國你如此信服,我倒是想要聽聽。”
孔融臉上故意擺出一副好奇的神色,其實,心中明白武安國要說的人選是袁紹。到時候,孔融隻能半推半就同意向袁紹求援,也不算是違背自己的意誌。
“大人,你可還記得當日在虎牢關之時與呂布交戰的平原相兄弟三人?”
聽了武安國這句話,孔融這一次是真的露出驚訝的表情。孔融乃是有名的儒士,他在天下士林之中的名聲,僅僅比蔡邕等當世大儒差一點點。不過,孔融因為有他孔子後人的身份加分,差不多也就能夠和蔡邕相提並論。因此,如此大名聲的孔融,其實對於劉備並沒有太多的印象。
曆史上孔融讓太史慈去平原找劉備求援,劉備說了句“孔北海尚且知道世間還有劉備乎”,於是,劉備這才巴巴的跑到北海郡去援助孔融了。其實,孔融之所以會想到找劉備求援,都是武安國的提醒。
武安國和呂布交過手,知道呂布的實力是何等強大。然而,劉關張兄弟三人卻是能夠和呂布戰成平手,最終把呂布給擊退了。當然,事實上是因為有劉備這個攪死棍的存在,讓呂布不能和關羽、張飛二人盡情的戰鬥,所以才放棄戰鬥。世人不知道事實的真相,隻認為是呂布戰敗,劉關張兄弟三人獲勝。武安國和呂布有斷臂之仇,因此,武安國對呂布的關注也比較多,所以才間接的了解了劉關張兄弟三人。
不過,無論如何,武安國知道劉關張兄弟三人是很強大的。而且,平原國距離北海也不願,若是急行軍的話,兩三日的時間,就能夠抵達北海。
“莫不是那個自稱漢室宗親的劉備?”
孔融真的不是很清楚劉備,對劉備的了解,也僅僅限於劉備的自我介紹。沒辦法,一旦和漢室扯上關係,都很容易給人一點印象。劉備每次見到人,都要如此自稱一番,早就把台詞給背熟了,語言和動作配合,自然更加容易讓人記住。
“大人,正是那劉備!”
武安國肯定的點了點頭,臉上浮現出敬佩的神色,讚道:“當日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隻是呂布一人,便讓數十萬大軍止步不前。最後,便是劉備兄弟三人,擊敗呂布,迫的董卓退走長安,真乃我輩應當學習的楷模。”
聽了武安國的話,孔融臉上閃過一絲尷尬之色,他當初也是十八路諸侯聯軍的一員,武安國說的話,顯然也將他給包含在裏麵了。不過,孔融雖然有著士人的迂腐,卻也繼承了孔子的寬廣胸襟,並沒有因此惱怒於武安國。
武安國似乎才想到自己是在跟孔融說話,尷尬的笑了笑,也沒有再說什麼,轉而問道:“大人,你認為我們向平原相求援,如何?”
孔融沉吟了片刻之後,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不用向袁紹求援,孔融顯然是更加滿意的。至於劉備,如今的諸王國基本都是隻掛著名號,真正掌控權力的是一國之相。劉備是平原相,肯定有點兵力,解決北海郡如今的危境,應該問題不大。
“安國,那便依你之言,向平原相求援。”
孔融點頭讚同了武安國的提議之後,便不再說話,低著頭似乎在思索著什麼事。
然而,一邊的武安國卻是有些訝異,事情貌似還沒有談完,孔融怎麼就不繼續說了?武安國想的是,要去平原找劉備求援,不是還要人殺出城嗎?孔融麾下沒什麼強力的大將,如今營陵城內除了他,也沒有其他人能夠勝任此事,按理來說,此刻應該要談談這件事。
其實,也並非是孔融忘記了這一點,而是孔融根本就沒有太多想法。如今營陵城內有猛將太史慈,能夠從城外殺進來,隻要趁夜色再殺出去,去平原找劉備求援,還不是小菜一碟?奈何武安國不知道,因此隻好出聲詢問。
“大人,如今既然已經決定向劉備求援,那何人可擔此重任?屬下投效大人以來,未立寸功,今日願領此任,殺出重圍,將劉備請來。”
武安國站起身,一臉毅然之色,雖然如今的他已經是個廢人。但是,他身殘誌不殘,孔融待他不薄,他就算是拚了這條小命,也要替孔融完成此事。
孔融連忙安慰道:“安國,此事無須憂慮,我心中早有人選。”
孔融知道有太史慈來完成任務,可是武安國不知道啊!他還以為孔融覺得他斷了一臂,無法完成此事,連忙站起道:“大人,屬下雖喪失一臂,卻也有信心完成此任務,絕對不會辜負大人的期望,若是失敗,屬下願提頭來見。”
有時候,殘疾人的心裏是比較敏感的,此刻跟孔融說的話,明顯賭氣的成分在內。
“安國,我並沒有看不起你的意思,而是我真的有好的人選了。你放心,此人絕對能夠完成任務,你隻需等著結果便可。”
孔融也沒有過多的解釋,他怕武安國會多想,認為他有了太史慈,而看輕他。如今暫且不說,等太史慈出麵的時候,武安國就會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