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零章 曹操撤軍(2 / 3)

“許副將,本將令你統帥二萬士兵突襲曹軍糧草,勿要將曹操糧草毀之殆盡,一粒都不給他們留下。”

“末將遵命!”

許副將一臉喜色的領命而去,曹豹將如此任務交給他,顯然是白送功勞給他,他又豈能不高興?

其實,讓許副將去偷襲曹操的糧草,也是曹豹深思熟慮過的。

雖然從種種跡象來看,曹操的糧草護衛很弱,這一仗是沒有懸念的戰鬥。但是,曹豹卻還是有顧慮,若是沒有顧慮的話,曹豹就自己領兵去偷襲了,哪會把功勞白送給許副將?正是因為有顧慮,曹豹才做出如此決定。當然,曹豹也想過若是曹操糧草的護衛真的很渣,讓許副將去偷襲,一旦成功,他曹豹也沒有什麼損失。許副將是他的親信,得了功勞也是他曹豹的人。曹豹如今掌管徐州的兵權,已經沒有升遷的空間,除非他把陶謙幹掉當刺史。自己有多少能力,曹豹還是很清楚的。正是基於各種原因的考慮,曹豹才把這個任務交給許副將。

不多時,許副將便已經點齊二萬兵馬,隨後悄悄出城奇襲曹操的糧草去了。

卻說曆史上曹操一向都是毀別人的糧草,從來沒有被別人毀過糧草。作為一名優秀的軍事家,曹操深知糧草的重要性。而且此次出征徐州,震懾的目的大於一切,曹操又豈會讓之前的一切行動都白費?既然如此,曹操的糧草護衛又豈會真的如表麵上那麼弱,會讓曹豹得逞?可是,曹操的六萬大軍都被探子打探到了,明顯沒有埋伏,難道,就靠那五千的傷殘,以及上萬的勞役壯丁就想擊退許副將的二萬人馬?

當然並非如此,可別忘記曹操還有一萬五千人馬。

沒錯,正是夏侯淵那一支走任城的一萬五千士兵。任城那一路戰線顯然已經沒有意義,陶謙都放棄抵抗,將所有的兵力集中在下邳城和彭城這一路戰線。夏侯淵一萬五千的士兵也打不下下邳城,下邳城作為徐州的治所,比之彭城還要堅固。因此,曹操果斷的將夏侯淵的兵馬召回,同時給曹豹一個假象,那就是糧草的護衛很弱,可以偷襲。而夏侯淵的兵馬,則隱藏在背後,等到偷襲的徐州士兵出現,再給他們致命一擊。

許副將率領二萬徐州士兵突襲曹操的糧草,卻被夏侯淵的一萬五千兵馬給反包圍。最後,許副將戰死,二萬徐州士兵投降一萬有餘,僅僅隻有數千人逃回呂縣。

當得知這個消息,曹豹差點一口氣沒提上來,就一命嗚呼了。

任他千算萬算,最後還是忘記了任城那一路戰線的夏侯淵兵馬。結果,就是這樣的疏忽,又損失了萬餘的士兵,而且,對於徐州士兵原本就低落的士氣,更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來人,將那負責打探消息的探子給我拿下,隊長斬首,隊員統統貶為勞役,真是一群沒用的東西,人家一萬多的人馬躲在後麵,竟然沒有發現。”

最後,曹豹將此次失敗的原因歸結為探子消息不實,將傳遞消息的那一隊探子處理了。而他曹豹作為此次下令的主將,當然是沒有責任。是因為情報的錯誤,才導致他錯誤的命令,錯的是那些探子而不是他。

“傳令下去,堅守呂縣,不得出戰,再有人提出戰的事,軍法處置。”

經過這一次的失敗,曹豹也心灰意冷了。士兵的戰鬥力不如人家,謀略也不如人家,這仗根本沒法打,所以,曹豹隻能做出堅守城池的決定了。

呂縣畢竟是一座城池,而且還有十五萬的大軍,如果隻是守城,還是能夠堅持很長的一段時間;再看曹操這邊,八萬餘的士兵,扣除一萬的騎兵,也就七萬能夠攻城的士兵。如果真的要攻城,以曹軍士兵的戰力,自然能夠拿下呂縣。但是,曹操此次出征徐州,目的是為了示威,並不是真的要拿下徐州。如今兗州尚且還沒有完全的掌控,對於拿下徐州,曹操也不急於一時。就算拿下呂縣,還有一個更堅固的下邳,沒有拿下下邳,抓住陶謙,攻下再多的城池也沒用。等曹操糧草用盡,曹操還是要退出徐州,陶謙振臂一呼,徐州的領土又回到陶謙的手上。

同時,因為虎豹騎在彭城的表現已經在徐州傳揚,不久之後就會向四麵開花,曹操示威的戰略行動已經達成。所以,是否繼續進攻呂縣逼近下邳,對於曹操而言,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了。

呂縣五裏外,曹操大營之中,曹操也已經聚集麾下文武正在商議。

“諸位,此次進攻徐州的目的已經達到,爾等是否還有何良策?”

曹操作為一名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對戰局的把握還是十分拿手的。此次進攻徐州的目的是為了示威,既然目的已經達到,曹操自然是準備撤退。攻打呂縣對於曹操沒有絲毫的益處,既然如此,那還不如把糧草給省下來,還能節省一筆開支,曹操何樂而不為?不過,曹操除了多疑的毛病之外,其他方麵還是很開明的。雖然他心中有了決定,卻沒有直接下令,而是選擇詢問麾下謀士。如果謀士能夠提出更好的意見,曹操也不介意改變他的想法,重新製定戰略。曹操在曆史上能夠成為天下最大的勢力,能采納屬下的意見,這一點是尤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