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呀!”
終於,在呂布三人完美的配合下,呂玲綺的屋門終於打開了。隻見呂玲綺焦急的打開房門,兩隻眼睛還是紅腫的。可是,當她打開屋門,看到門口站著的呂布三人,頓時就明白自己被騙了。
“你們…”
呂玲綺跺了跺腳,轉身又跑回屋內,撲在被窩裏,把整個腦袋給蒙上。此刻的她就像是自己的秘密被發現,想要找個地方躲藏,可惜屋子就這麼大,她能躲哪裏去?隻好學習鴕鳥,把腦袋藏起來了。
“綺兒,你都半天沒吃飯了,我們先去吃飯,其他事等吃完飯再說,好不好?”
“先去吃飯,袁常小兒想要娶我家閨女,沒那麼簡單。”
嚴氏在一旁勸說,呂布也跟著哼哼兩句。
呂玲綺本就臉紅,聽了呂布的話,頓時跳了起來:“誰說我喜歡他,誰說我要嫁給他了?那個大壞蛋,那麼大聲的斥罵人家,人家以後再也不理他了。”
“嗯嗯!”
呂布聽了呂玲綺的話,連忙點頭同意到:“沒錯,袁常小兒有什麼好,我家閨女豈會看得上他?以本溫侯的身份,還怕找不到好人家,等離開渤海郡以後,為父替你好好物色一些王公大臣的公子,一定讓你滿意。至於袁常小兒,給我閃一邊去,等離開之前,定要在他身上刺幾個洞,替閨女你出氣。”
“你再說刺不刺的,我就不理你了!”
呂玲綺聽了呂布的話,頓時柳眉倒豎,鼓著嘴不依的說到。
呂布聽了呂玲綺的話,心中那一個酸啊。種了這麼多年的大白菜,被豬拱了還不說,如今這兜大白菜竟然為了別人,竟然還要不理他這個父親了。人生果然是茶具,而他呂布則是茶具上的一個杯具。
“好了,好了,綺兒,你不要聽你父親的話,我們吃飯去吧!”
雖然心中又喜又愁,不過,嚴氏還是喜多於愁,袁常如果當他呂家的女婿,嚴氏還是挺滿意的。白了一眼呂布之後,就帶著呂玲綺去吃飯了。
“嘻嘻,夫君,心裏是不是很難過?”
練霓裳在一邊調笑著呂布,其實她也挺看好袁常和呂玲綺的。難得看到呂布蔫掉的表情,練霓裳倒是一臉的好奇。
“哼,你個小妖精,我不好過,你也別想好過!”
呂布言畢,一臉壞笑的將練霓裳攔腰抱起,就朝著自己的屋子走去,又要進行某種令人臉紅的造人運動了。
“夫君,不要啊…”
……
這一日,秋高氣爽,風和日麗,萬裏無雲,卻是一個出門的好日子。不過,對於渤海郡的百姓而言,今天並沒有人選擇出門,而是集體跑到南皮城外的平地上觀看渤海郡的第一次閱兵儀式。
渤海郡的閱兵儀式籌備了將近一月,為了讓渤海郡的百姓知道渤海郡士兵的強大,袁常特意傳告渤海郡的所有轄縣,隻要有空閑的人,都可以在這一天前來觀看渤海郡的閱兵儀式。一些在比較偏遠縣的百姓,趕了好幾天的路才在這一天趕到。作為一個渤海郡的子民,他們也很想知道渤海郡的兵力如何。而還有一些青壯也趕來觀看,原因自然是因為他們也有入伍的念頭。不過,他們也不知道渤海郡的兵力如何,不知該怎麼選擇!如果渤海郡的實力太糟糕,那就去冀州入伍,免得在戰場上丟了性命;若是渤海郡的的實力強大,他們自然就參加渤海郡的隊伍,畢竟這個時代的人家鄉觀念特別重,能在自己的家鄉當兵那是最好的。
渤海郡這次的閱兵儀式,還邀請了周邊鄰郡的太守來參觀。
渤海郡的周邊計有河間郡、安平郡、樂陵國、清河郡、平原國。至於更遠一點的郡國,袁常也發出了邀請,不過是意思、意思,也不指望人家會來觀看。畢竟渤海郡是跟他們一個級別,袁常雖然是袁紹的兄弟,人家也不一定會賣他麵子。
當然,其中也有知**,知道如今的渤海郡跟冀州已經沒有上下級的關係,像這些知**,自然會前來。誰也不知道以後會如何,袁常有能力把渤海郡從冀州給分割出來,自然也會引人注意。
其中,安平郡的太守便是其中一個。
或許,說起安平郡認識的人不多。但是,說起安平郡的另一個稱呼,想來大多數的人都會知道。
《後漢書·桓帝紀》載:“(和平二年)五月辛卯,葬孝崇皇後於博陵。”東漢本初元年置博陵郡,治所在蠡吾。漢桓帝延熹元年博陵郡徙治安平,沒錯,如今的安平郡便是博陵郡。博陵郡之所以出名,乃是因為博陵有崔氏這個大族。
博陵崔氏的聲名,自漢一直延續至宋朝,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可謂是經久不衰。常言百年王朝,千年世家,說的便是這些延續長久的士族。
曆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朝代是周朝,有八百年時間。然而,博陵崔氏存在的時間卻是比周朝還要長久,其底蘊之深,絕對是驚人的。
與博陵崔氏同樣聞名的,則是清河郡崔氏。
有史記載,博陵及清河崔氏高官顯宦不絕。南北朝時,崔氏(包括清河崔氏)為相者竟有十人,獲得爵位者二十六人;累至盛唐,為相者竟不可思議的多達二十七人,朝野五品以上官員400餘人,堪為一時之盛,其他家族無出其右。因此崔姓也被稱為“宰相之姓”。當時民間流傳有“崔家醜女不愁嫁,皇家公主嫁卻愁”的說法。從這個意義上說,北朝及盛唐的曆史,有相當一部分是崔氏人寫就的,成為一方郡望自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