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放心,之前已經說過了,隻要是我渤海郡的朋友,渤海郡都不會虧待他的。”袁常笑著安撫下眾人激動的心情。
“當然,大家都是明白人,這個鑄鐵技術肯定不會告訴大家的。不過,打造好的武器和裝備卻是沒有問題,隻要是渤海郡的朋友,都會用最優惠的價格出售,不會讓大家吃虧的。武器和裝備的威力如何,大家也是有目共睹,心裏也有了大概的價格範圍。此事同樣由郡丞何文負責,大家事後找他便行。”
要是何文知道袁常把這些事都扔給他,估計會鬱悶的吐血。
不過,何文在談判這一方麵的能力確實不錯。當初就是他一番言語,才讓何家的家主以及幾位族老同意跟袁常合作,並且最終看著袁常勝利,從而使得何家成為渤海郡當之無愧的第一大族。況且,何家也有經營這一方麵的生意,讓何文處理,就是給何文好處。也是要告訴別人,隻要跟隨他袁常的,袁常都會給予好處。估計那些被驅逐出渤海郡的王家、張家、陳家三個家族,估計知道這些消息都後悔不迭了。
“袁太守果真道義,某佩服萬分!”
“袁太守如此厚待我等,我等實在是不知如何感謝袁太守了。”
幾個太守、長史等人聽了袁常的話,心中雖然有些遺憾不能得到鑄鐵技術。不過,有成品裝備也不錯。新的裝備的威力都是他們親眼見到的,若是給他們的士兵裝備上去,戰力必定能夠提升一截。加上戰馬的裝備,再有士兵的裝備。如此武裝,一萬士兵怕是能夠對付別人三萬的士兵。想到這裏,這些人都有些興奮。
而清河郡崔氏的管家現在有點著急了,心中暗道崔家的族長這次真的是錯過一次大好機會了。
安平郡的崔氏太守親自前來,如今已然跟袁常拉上了關係。而清河郡的崔氏太守沒有親自前來。在袁常的心中必定留下不好的印象。若是安平郡的崔氏武裝上如此犀利的裝備,必然要壓過清河郡崔氏一頭,或許,也會因為這次的機緣,將兩家的差距給拉開。管家畢竟隻是清河郡崔氏的一個管家,而且還不是主要的管家。話語權並不大,此刻也不能跟袁常承諾太多。可是,安平郡的太守是安平郡崔氏的一個重要人物,他說的話在族中有著極大的影響力,跟袁常商談過後。回去必定會被采納,而他管家則不一樣了。
想到這裏,管家更是著急,找了個上茅房的借口離開片刻,找到一名下人急忙催促他返回清河郡,讓清河郡的崔氏趕緊派個重要人物前來。然而,管家卻是忘記了,一個下人的話語權比他還不如。而且,下人還不是很清楚這次渤海郡閱兵儀式的重要性,因此。清河郡的崔氏並沒有再派重要人物前來,使得清河郡崔氏錯過了與袁常結交的機會。最終,清河郡崔氏被安平郡崔氏給甩到後頭,衰落的時間比之曆史上還要早了數百年的時間。
卻說安平郡崔氏發展,跟清河郡崔氏衰落有什麼關係?
其中自然有著極大的關係,要知道兩家都是同一個祖宗。隻不過因為到了其中一輩理念不同,因此分家。歸根結底。兩家還是有血緣關係的。既然如此,那在清河郡跟在安平郡又有什麼區別?當安平郡的崔氏更加強大之時。清河郡的崔氏子弟投到安平郡也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了。
跟這些太守、長史等人交談一番,大家都相當滿意,因此,帶著愉快的心情,大家接著觀看渤海郡的閱兵儀式。
這一次的閱兵就沒什麼太讓人激動了,隻是於禁的鮑家軍出來露臉而已。
於禁當初聽從鮑信的遺命率領五千騎兵前來渤海郡投靠袁常,後來於禁帶著鮑家的數百年家財,還有鮑信的弟弟鮑韜和兒子鮑劭、鮑勳來投靠袁常。袁常將那五千騎兵賜號為鮑家軍,由於禁全權負責,有著極大的自主權利。而且,這五千騎兵的花費完全由鮑家的家財養著,按理來說,於禁靠著這五千騎兵,能在渤海郡混個不錯的地位。
但是,於禁來到渤海郡一段時間,極其滿意渤海郡的氛圍,想要靠自己的能力上位,而不是靠鮑信這五千騎兵上位。因此,雖然袁常給他極大的自主權利,於禁還是將五千騎兵交到袁常手中,由袁常來轄製。於禁如此上道,袁常自然很滿意。而袁常的一眾屬下,也覺得於禁不錯,不是個擁兵自重的人。像趙雲、典韋他們跟隨袁常那麼久,功勞也很大,卻也沒有於禁的自主權力,並不是袁常不給他們,而是趙雲他們知道本分,明白有的權力不能掌控在他們手中。或許現在他們還忠誠,可是,當他們有了極大的權力之後,是否會變化呢?權力很容易腐蝕一個人的內心,因此,他們都堅定的拒絕了。若是於禁有了這樣的權力,就跟他們格格不入,就難以融入他們的圈子之中,這樣對於禁反而不是好事。
所以,於禁才主動的將五千騎兵的統領權交出。
鮑家軍的騎兵出場也是表演一番陣法變幻,還有攻防之道,其他的也就沒有展示了。不過,鮑家軍騎兵的戰力卻是不錯,倒也贏來了觀眾們的喝彩聲。同時,大嗓門也上台講述了鮑家軍的由來,讓眾人知道為什麼這支騎兵被稱為鮑家軍,同時也讓觀眾認識到了鮑信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