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三章 曹家危機(1 / 3)

琅琊國地處徐州東南臨海地界,算是徐州比較偏遠的位置。不過,琅琊國地域廣大,屬縣眾多,國內人口的數目在徐州境內也是排得進前三的位置。有人有地,琅琊國的富庶可想而知。此外,琅琊國的上交的賦稅也首屈一指。因此,多有傳聞,一旦琅琊國被攻下,就意味著整個徐州的淪陷,由此可見琅琊國的重要性。

高後呂雉七年,呂後析齊之琅琊郡為琅琊國,封漢高祖劉邦從祖昆弟營陵侯劉澤為琅琊王。因此琅琊國的地域大小與郡差不多。呂雉死後,劉澤與齊王劉襄等合謀誅殺諸呂,至長安與諸將相共立劉恒為帝。文帝元年,文帝對擁立齊王之事心有忌恨,徙封劉澤為燕王。劉澤徙封燕王後,琅琊國除,其地歸齊

等到了光武帝劉秀中興漢室,在建武十五年封其第十一子劉京為琅琊公。沒過幾年,又立琅琊國,劉京進爵為琅琊王。等到劉秀掛了,劉秀的孫子漢章帝登基,劉京上書漢章帝願以琅琊國的華、蓋、南武陽、厚丘、贛榆五縣,換取東海郡的開陽、臨沂兩縣。有封王願意用大的地盤換小的,漢章帝自然不會不答應。而且,算起來,這劉京還是漢章帝的叔祖輩。劉京之所以要換取開陽和臨沂兩縣,為的是修建國都。開陽地勢平坦,利於修建宮殿,早在最初的時候,劉京就已經在開陽修建宮殿,等到漢章帝答應之後。開陽的宮殿也就修建好了,劉京便直接遷都到開陽。縱觀整個東漢朝,就屬開陽的琅琊王國都是最為龐大且華麗。在曆史上都是極其有名的。

至於臨沂,則是與開陽縣臨近,作為琅琊國國都的前沿,是個極好的防禦堡壘。因此,想要攻下琅琊國國都開陽,則必須要通過臨沂。臨沂三麵環山,隻有完全攻下才可通過。因此。在東漢朝的數百年時間內,琅琊國是最為平靜的一個封國。

而到了如今。琅琊國公經曆了六任封王,每一任封王在任的時間都有將近二十年的時間,都稱得上是長壽了。之所以如此,卻也跟琅琊國的平安無事有著極大的關係。要是封王整天都在憂慮自己的地盤被人攻打。轄下的百姓有誰造飯鬧事,憂心的事情一大堆,哪裏還可能活這麼久?

當然,以上所述與接下來的故事無關。

卻說曹操的老子曹嵩是宦官中常侍大長秋曹騰的養子,為人性情敦厚、忠孝。在漢靈帝時,曾是朝廷重臣,位列三公之一。

再說說曹嵩的養父曹騰,本是沛國譙人,在漢安帝時期進宮當了宦官。自此開始了他波瀾起伏的宦海生涯。

永寧元年,鄧太後因曹騰年輕謹慎厚重,便讓他侍候皇太子讀書。也就是後來的漢順帝。等到漢順帝登基,曹騰自然是水漲船高。而在漢順帝去世之後,漢順帝剛滿兩歲的兒子漢衝帝繼位,不到半年的時間,漢衝帝便夭折了。可以說,在漢衝帝之前。曹騰即使沒有太大的功勞,卻也不少的苦勞。至少,在曆史上,他也不會被寫到十常侍之首,罪大惡極的反派角色了。

曹騰之所以被刻畫成罪大惡極的反派角色,倒是與他接下來的舉動有著極大的關係。

漢衝帝夭折之後,才兩歲半的漢衝帝自然是沒有子嗣。因此,新選一個皇帝,便成為了重中之重,而人選,則是從漢室宗親之中挑選一人。當時,大臣們都挑選一位年長有德的漢室宗親當皇帝,都屬意於清河王劉蒜。但是,外戚大將軍梁冀為了繼續掌權,卻立了八歲的渤海孝王劉鴻的兒子劉纘為皇帝,便是漢質帝。

而漢質帝劉纘雖然隻有八歲,卻也是個聰慧的主。不過,這家夥卻因為年紀太小,不懂得隱忍,在某次朝會的時候,當著群臣的麵稱呼梁冀為跋扈的將軍,惹得梁冀大怒。退朝之後,梁冀懷恨在心,覺得漢質帝雖然還小,卻是如此聰慧,等到漢質帝年長之後,他豈不是死無葬身之地?故此,梁冀讓安插在質帝身邊的親信暗中把毒藥攙在質帝食用的煮餅之中。質帝吃過毒餅,頓覺氣悶肚痛,無幾中毒身亡,死於洛陽宮中。

漢質帝是梁冀一手推舉,又是梁冀親手害死,可見梁冀當時權力之強盛。等到漢質帝一死,新任皇帝的推舉又提到議程上了。

本初元年,也就是漢質帝劉纘死的這一年,朝廷大臣們分為兩派擁立各自屬意的人選。

其中一派以李固為首,依然是擁立之前的清河王劉蒜為帝;另一派則是以梁冀為首,擁立漢章帝的曾孫劉誌為帝,也就是後來的漢桓帝。

原本,梁冀掌控朝中大權,是可以沒有絲毫阻礙的擁立劉誌為帝的。但是,因為當初擁立了漢質帝劉纘,梁冀得勢之後囂張跋扈,狂妄自大,使得許多原本跟隨梁冀的大臣都脫離他轉而跟隨李固一派。因此,雙方實力相當,卻是難以成功的擁立各自所看重的人選。

而這個時候,曹騰等宦官則進入了雙方勢力的眼簾之中。

曹騰曆任漢安帝、漢順帝、漢衝帝三個皇帝,在皇宮也算是位高權重,即使是梁冀掌控大權,也對曹騰禮讓三分。所以,曹騰這個時候支持誰,就極其的重要了。

按道理來說,曹騰侍奉了這麼多個皇帝,也算是對東漢朝忠心耿耿了,他自然也是要支持一個英明的皇帝。但是,曹騰這家夥也不是個好東西,在先前的三任皇帝之時,曹騰中飽私囊,貪汙國庫,如果真要論罪,曹騰被滿門抄斬也是極有可能的。先前的漢安帝和漢順帝或許知道曹騰的行為。不過看在曹騰侍奉他們多年的份上,並沒有追究他。但是,如果新的皇帝登基要追究。曹騰也就完蛋了。除此之外,梁冀對曹騰禮讓三分並不是害怕曹騰,而是給曹騰麵子,否則,惹惱了梁冀,也許曹騰的下場就跟漢質帝一般了。

所以,在李固一派和梁冀雙方僵持難下的時候。曹騰親訪梁冀,表示支持梁冀。

曹騰當時指出。清河王為人嚴厲英明,如果登基為帝,曹騰的舊賬被翻出來,怕是性命難保。但是。如果擁立劉誌,則可以長保富貴。於是,在曹騰的支持,梁冀成功的擁立了劉誌登基,權力更盛。倘若曹騰當時支持的是李固一方,擁立清河王為帝,或許,便沒有了桓靈二帝的昏庸無能。當然,曆史沒有如果這種說法。既然發生了,那邊是事實。所以,因為曹騰擁立劉誌的這件事。使得曹騰成為了十常侍的反派之首,不得不說,行差錯路,給曹騰留下了一個極大的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