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郭嘉如此隨意的舉動,糜竺和太史慈兩個新加入的成員顯然很是驚奇,不過。趙雲和典韋等人都習慣了。要是哪一天郭嘉不這麼隨意,他們還會覺得不正常。
“郭主薄說笑了,竺的能力不及郭主薄萬一,有哪裏做不到位的地方,還請郭主薄擔待一些。”
“哈哈,奉孝,怕是要讓你失望了!”
然而,還不等郭嘉高興多久,袁常的一句話。卻是又讓郭嘉的臉跨了下去。而一邊的糜竺,也是臉色微變,心中有些失落。
卻說糜竺之所以失落。是因為袁常的話。
郭嘉說了糜竺要幫他處理政務,然而袁常卻反對,那就是不讓糜竺處理政務,那糜竺還能幹什麼?按照糜竺的想法,當然是繼續做他的商人。雖然說糜家家財億萬,但是。在如今商人地位低賤的年代,在正常情況下。誰也不想當商人從而遭到他人的輕視。糜竺是繼承了祖上的家財,繼續幹著商人的活計,他總不能把祖宗的基業給扔了不管吧!而且,糜竺雖然是徐州的別駕,但是,因為徐州多個世家大族的打壓,以及陶謙的覬覦,糜竺有著別駕的職位,卻沒有別駕相應的權力,說起來,就是個虛職。糜家本就有錢,若是讓他有權了,豈不是對陶謙就更加不利,陶謙若是想打糜家的主意,也就更難了。
糜竺的能力是有的,至少處理一些政務是沒有問題的。按照糜竺的想法,那就是慢慢的轉型,把糜家從商業型家族,轉變為政治型家族,可是,袁常的反對,卻是讓他的想法落空,讓糜竺心中很是失望。糜竺如今已經投效袁常,稱呼袁常為主公,袁常怎麼安排,他當然不能反對。
而曆史上,糜竺跟隨劉備,隻是獲得一個榮譽性極高的爵位,同樣沒有實權。之所以如此,也脫不了糜家商人的出身。
糜家本是一個商人家,雖然在劉備落魄的時候給了極大的幫助,從而讓劉備從低穀走了出來。但是,劉備卻不能因此給糜竺太大的權力。否則,別人會怎麼看?一個商人都有這麼高的權力,肯定會讓麾下的人不滿。就說劉備自領漢中王的時候,封五虎上將,關羽因為黃忠是個老頭而不滿,若不是費詩的勸說,估計關羽都不會改變自己的意思。關羽作為劉備的結義兄弟尚且如此,更何況其他人?因此,糜家終其一生,在劉備麾下都沒能真正的出仕,究其根本,還是因為他們商人的地位。
“哈哈,主公,你有何妙計可莫要藏著掖著,不然,子仲怕是寢食難安了。”
糜竺的臉色變化,大家也都看在眼裏。郭嘉大笑一聲,卻是催促袁常趕緊把他的想法說出來。郭嘉清楚,袁常賺錢的方法多了去,不可能把糜竺給浪費在這上麵。袁常要借糜家賺錢,也不是靠糜竺的能力,而是要依靠糜家的經商線路把自己的商業給推廣。因為糜家經商多年,路子廣,合作的商人多,容易把袁常的商業信息推廣開來。否則,袁常憑借他的能力,隨便拉個人來,都能夠賺到錢。
糜竺聽到郭嘉的話,這才明白自己誤會了袁常,帶著歉意的目光看向袁常,卻見袁常微笑著搖了搖頭,顯然並沒有在意,讓糜竺心中更是感動。
袁常微笑著看向糜竺,笑問到:“子仲,如今你願意追隨於我,顯然已經知曉劉備當初的做法。劉備這個人是個雄才,將來必定不凡。我之所以沒有讓你幫助奉孝,是因為我想讓你返回徐州盯住劉備一些時間,子仲,不知你是否願意?”
“主公有命。屬下自當遵從!”
糜竺慨然應允到,在之前的一段時間裏,糜竺派出大量的手下去調查劉備的過往。發現劉備的作為確實如袁常所說的一樣。因此,糜竺當即就對劉備產生了惡感,對於投效袁常,也就不再猶豫了。其實,劉備的做法可以說是有兩麵性。在看好劉備的人看來,這叫胸有韜略,韜光隱晦;若是從另一麵看來。劉備就是處心積慮,假仁假義了。因為袁常在糜竺心中種下了劉備惡感的一麵。所以糜竺才會有如此想法。不過,袁常也隻是闡述了他對劉備行為的看法,也沒有欺騙糜竺,糜竺投效誰。最終還是糜竺自己的決定。而在糜竺的調查中,自然知道劉備一直呆在徐州在撬陶謙的牆角,所以,對於袁常讓他返回徐州,他也就沒什麼驚訝了。
“主公,屬下有一事相求,還望主公應允。”
糜竺看了看袁常,猶豫了片刻,還是開口說道。
“哈哈。子仲且莫要說出來,讓我猜一猜是何事!”
袁常笑著製止了糜竺的話頭,沉吟片刻。隨後自信一笑,說道:“若是我所料不錯,子仲所言之事,怕是為了令弟元芳…呃,子方之事,不知是所言是否正確?”
“主公真乃神人。屬下佩服不已!”
糜竺稱讚了一句,隨後感慨著說道:“屬下雙親早逝。其後屬下接手家中商業,沒有時間管教子方,以致於他變得如今這般品性。隻是子方畢竟是屬下之弟,屬下也不忍太過於嚴厲。如今屬下聽從主公之令返回徐州,卻是不打算將子方和小妹帶走,便讓他們留在主公這裏。對於小妹,屬下倒是放心,隻是子方,著實讓屬下頭疼不已。”
“子仲且寬心,這不過是一件小事而已!子方如此品性,待讓洪飛管教一些時日,保準他改過自新,重新做人!”
看著典韋那副凶惡的麵孔,糜竺心中稍稍替糜芳擔憂了些許。不過,想到為了讓糜芳擺脫如今的品性,糜竺決定還是不管了。
以前在徐州的時候,糜竺既要管理家族的商業,又要應付隱藏在暗處的敵人,根本就沒有時間去管理糜芳。如今投靠了袁常,他一個人返回徐州,將糜芳和糜貞留在渤海郡,他便再也沒有了後顧之憂,可放手一搏。而糜芳在袁常這裏,還能得到最好的培養。就說袁常麾下的郭嘉、趙雲、典韋等人,哪一個不是人中龍鳳,糜竺也不指望糜芳能夠達到郭嘉他們這種程度,隻要有他們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糜竺也就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