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也不是不行,不過,你是不是要先履行賭注呢!”
袁常邪笑著看向蔡琰,不懷好意的目光在蔡琰那姣好的身子上掃來掃去,若是眼神可以強x的話,蔡琰估計都被袁常強x了幾百遍不止。
“不行,你不告訴人家辦法,人家哪裏知道你是不是耍賴了!要是先履行賭注,然後發現你耍賴了,那人家不是吃虧了。”
“吃虧?早晚都是便宜本大官人,你又怎麼會吃虧?再說了,這種事情大家都開心,是雙贏的事,你又怎麼會吃虧呢,嘿嘿…”
看著袁常不懷好意的眼神,蔡琰似乎想到某個畫麵,臉色頓時羞紅了下來。
在古時候,女子出嫁之前通常都會由母親教育女子某些知識,免得在洞房的時候鬧出笑話。而蔡琰的母親去世的早,她爹一個男子,自然不好跟蔡琰說這些事。蔡琰也不愧是有著新時代先進理念的知識女子,既然沒有人教,因此,也很是大膽的自學成才。所以,對於洞房裏要發生的一些事,蔡琰還是知道的。看袁常的眼神,蔡琰自然就想到了那個方麵。
“大官人,你好壞哦!”
蔡琰羞紅著臉,輕輕的在袁常胸膛上點了一點。當袁常*消魂之時,蔡琰卻是板起臉,堅持說道:“不過,人家還是堅持自己的意思,一定要先聽過大官人你的方法,不然,大官人你可別怪人家毀約哦!”
袁常看蔡琰如此油鹽不進,也是恨得牙癢癢。奈何他總不能用強的吧,反正早晚都是鍋裏的肉,要是還用強,說出去都會成為穿越者的笑柄。無奈之下。袁常權衡利弊,決定還是信任蔡琰的人品。
“好吧,小娘子你這麼堅持。本大官人就告訴你吧!其實,這個問題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簡單的說,就是從兩方麵下手:威逼和利誘!”
“嗯?”
聽了袁常的話,蔡琰依然還是一副不解的表情。人家是否願意入學,這完全是看個人自由,又如何威逼和利誘?再說了,若是用這樣的方法招來的學生,必定也不會是真的想要學習的人,那創辦學院又有何意義?如此說來。袁常的方法看來也是失敗的,隻是湊齊人數,並沒有真正的做到招生的效果,那她就不算輸了,嘻嘻!
“大官人,你用這樣方法招來的士子,真的會學習知識,成為有用之才嗎?”
“那是自然,也不看看是誰想的辦法!”
袁常一臉自得的說道,還不等蔡琰反駁。袁常便接著說道:“我知你心中所想,我既然要招收學子,自然不會濫竽充數。那樣我倒不如輸了賭注,也不會浪費我創立學院的一番苦心。威逼和利誘,是從兩個不同層麵的人群入手。威逼的手段,使用的對象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以本太守的身份出麵,讓渤海郡一些大家族的子弟‘自願’進入學院並不是難事,而那些小家族的子弟並不知情,見大家族的子弟都如此積極的進入學院,自然也會跟風,從而形成良性循環。一個帶一個,最終將世家大族的子弟引進學院之中。即便那些因為本太守而‘自願’進入學院的世家大族的子弟並不是真心想要學習。我也不會在意。那些跟風而來的,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大家族放出來的都是一些偏離家族核心的子弟,等到日後他們明白學院的效果的時候,他們就後悔都來不及了。因為,到時候學院招收學子的要求就沒有這麼簡單了。”
聽了袁常的解釋,蔡琰頓時眼睛一亮,按照袁常說的方法,卻是可行的。不過,這個方法也隻有袁常能夠做到。唯有掌控渤海郡大權的袁常,才有這樣的能力做到這一點。換成其他人,怕是都無法起到這樣的效果。蔡琰也是聰慧,從袁常這個解釋,就能舉一反三,從而推斷出袁常的另一個方法。
“大官人,按照你的意思。那利誘的對象,便是尋常的百姓家孩子了?”
“哈哈,我家昭姬果真聰慧!不錯,正是如此!”
袁常笑著稱讚了蔡琰一句,使得後者一臉喜悅之色。在戀愛中的的男女,能夠聽到對方一句讚美的話,都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
“尋常百姓之所以不願自家的孩子進入學院,便是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認為學習知識沒什麼用處。而且,如今正是秋收之際,百姓家中多有田地。浪費這個時間去學習,還不如給家中多留一個勞力。因此,對付尋常百姓,用利誘的方法便是最好的。”
“那麼,我們敬愛的太守大人,你又是如何利誘的呢?如此做法是否有些太市儈了,是否會被天下的士子所詬病呢?”
對於袁常利誘的方法,蔡琰也是很好奇。所謂利誘,不外乎便是用錢財來利誘了。但是,若是直接用錢來吸引尋常百姓家的孩子,學院的招生便顯得太兒戲了。而且,因為金錢而進入學院的學子,那學習的積極性是可想而知。再說了,給的太少沒有吸引力,給的多了,若是人太多,那也是一個極大的負擔,就顯得有些吃力不討好了。
“哼哼,本太守的方法自然是天衣無縫,豈是那些凡夫俗子能夠指責的!”
袁常一臉傲然的說道,又是惹得佳人一番嬌笑。袁常總是這麼牛逼哄哄,不過,袁常吸引人的也有這一點原因,誰不喜歡自信的男人。若是一個男人整天縮頭縮腦的,女子又豈會喜歡。
“本太守以建設獎學金的名義吸引尋常百姓家的孩子入學,所謂獎學金,便是對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進行獎勵。這又如何稱得上市儈?”
袁常口中經常都會冒出些新名詞,所以,蔡琰也並沒有太驚奇。至於獎學金這個詞語,蔡琰雖然是第一次聽說,但是,跟獎學金類似的獎項也曾聽過。隻不過是叫法不一樣。漢朝開創太學,便設有這樣的獎勵。隻不過,這個獎勵是朝廷獎賞。而且,太學的學子通常都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尋常百姓少有能夠進入太學學習的。即便是有,這些獎金也都是被官宦家子弟給壟斷。但是,袁常的獎學金就不一樣了。首先,百家學院是所有人都能夠進入,大家都有機會成為獎學金的得主。同時,袁常設立的獎學金是以學分為參考目標,本著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所有人都弄不了假。這樣才能夠引得尋常百姓將自家孩子送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