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七章 戰事起(十)(2 / 3)

之前,公孫瓚還有一個黑袍人相助。然而,因為在攻打冀州的戰場上,多次失利,公孫瓚大受刺激,也不再相信黑袍人的能力。因此,在奪取幽州之後,公孫瓚便趁機將黑袍人的兵力奪下。使得公孫瓚身邊再無人替他出謀劃策。關靖等文官隻是擅長管理內政,在戰場上的分析和謀略,卻是沒有多少。相當於無。

公孫瓚看著這一群無能的麾下,眼眸深處也是閃過一絲悲哀,難道他公孫瓚真的就沒有反抗的機會了?

“父親大人,孩兒願率兵駐守通縣,攔下袁常小兒的兵馬,替父親大人分憂。”

正當麾下文武無一人出言之時,公孫瓚的兒子公孫續卻是站出來,朗聲說道。作為公孫瓚的兒子,公孫續早在十五歲之時便跟隨公孫瓚南征北戰。曆經了無數場戰鬥。跟孫策一般,二人都是少年英武。可惜。公孫續卻是比孫策差了一截,不僅是武力上有差距。即便是統帥士兵的能力,公孫續也不能跟孫策相比。孫策能夠借用幾千兵馬,打下江東偌大的基業,縱觀三國的發展,也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到。

不過,公孫瓚見到自家兒子如此英氣,也是倍感欣慰。即便其他方麵有些失敗,至少,他生了一個不錯的兒子。

“我兒有心,既然如此,那為父便予你五萬兵馬,同時再將五千白馬義從交於你來統領,莫要讓為父失望。”

白馬義從一直是公孫瓚的王牌,公孫瓚從來沒有交給其他人來統領過。即便是公孫瓚那些個跟隨多年的心腹,也從沒有將白馬義從交給他們。除了公孫續是他的兒子,公孫瓚會放心這一點原因外。更是因為在這如此艱難的時刻,他的兒子沒有慫,給他麾下的將領做出了表率,讓公孫瓚大為滿意。因此,公孫瓚才一口氣將五千的白馬義從劃給公孫續。

隨後,公孫瓚又將目光看向關靖,誠懇的說道:“士起,吾令你為監軍。令武年少不懂事,士起你還多擔待少許。”

“主公有命,屬下豈不盡力!”

分派完畢,公孫瓚即刻整頓三軍,將其中五萬馬步軍和五千白馬義從撥給公孫續,出發前往通縣駐守;而公孫瓚則親率十萬馬步軍和一萬五千的白馬義從,連夜趕往故安城。故安城自春秋戰國以來,便一直是一個軍事重鎮。後來劉邦一統天下,為了抗擊匈奴,在邊境布置了多處要塞,故安城便是其中一處。在漢武帝打擊匈奴的戰役之中,故安城發揮了重大作用。

因此,憑借故安城的堅固,涿縣雖然距離比較遠,公孫瓚也有足夠的時間趕往故安城駐守。相對而言,公孫瓚其實內心之中更是擔憂公孫續前往的通縣戰場。

袁常麾下的實力,公孫瓚早有領教。當初公孫瓚和黑袍人率領了十幾萬大軍攻打南皮城,卻是損兵折將,反而被袁常給羞辱,這一直是公孫瓚心裏的痛。特別是趙雲和典韋兩個猛將,更是給公孫瓚極深的影響。當初虎牢關之時,公孫瓚和呂布交過手,還沒幾回合就敗下陣來,還多虧了劉大耳兄弟三人的救助,才從呂布戟下逃脫。因此,公孫瓚對關、張二人的實力是深有感觸,然而,就是如此實力的關羽和張飛二人,張飛和典韋戰平,關羽卻是敗在了趙雲的手下。由此可見,趙雲有著何等強悍的實力。

公孫瓚也是麾下實在沒有人了,這才同意公孫續領兵出戰。相對於那些無能的麾下,公孫瓚更相信跟隨自己征戰多年的兒子。也正是基於這一點的原因,公孫瓚才給了公孫續五千白馬義從,不指望公孫續用這五千白馬義從擊退袁常。至少能夠憑借這五千白馬義從保住一命。公孫瓚妻妾也是眾多,女兒也不少,唯獨兒子。就這一個長大,所以。公孫瓚也是相當在意的。不過,公孫瓚也不會把公孫續當成一隻鳥來養育,要讓公孫續見過世麵,這樣才配稱得上是他公孫瓚的兒子。因此,這也是公孫瓚願意讓公孫續出戰,卻又要小心保護的原因。

袁常除了將領勇猛之外,士兵也不弱。而且,袁常當初閱兵儀式之時。展現的兵力和裝備,公孫瓚也明白。所以,公孫瓚私下交代關靖到達通縣之後,以守城為主,盡量不要出戰。即便是出戰,也不要讓公孫續深入敵軍腹地。公孫瓚不想讓公孫續知道自己做的事,免得讓公孫續失去了進取之心。

關靖作為公孫瓚的心腹,對公孫瓚的意思自然明白。因此,很是堅定的保證,絕對會保住公孫續的性命。即便是丟了他自己的性命,也不會讓公孫續有任何閃失。

公孫續領著五萬大軍和五千白馬義從率先抵達了通縣,而袁常的兵馬在之後。才姍姍來遲!

“逆賊,無故犯我幽州領土,簡直找死!若是爾等識趣退兵,尚能保全一命,若是不知死活,必取爾等項上人頭!”

在古時候的戰場之上,雙方對罵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基本上一碰麵,都要找個理由對罵一番,然後才開打。因此。在看到袁常大軍的旗子出現在城外之後,公孫續立即便讓麾下嗓門大的士兵叫喊。

“黃毛小兒。還沒戒奶,焉敢上戰場?趕緊退去。爺爺我饒你一命。否則,到時打的你姓什麼都不知道!”

典韋這廝倒是氣人,拍馬來到通縣城外,扣著鼻孔,一副極其囂張的表情,似乎根本不把公孫續放在眼裏。

“好膽!”

公孫續頓時大怒,想他十五歲便跟隨公孫瓚征戰北方異族,斬殺的異族也是不計其數,如何能夠容忍典韋如此小覷自己?當下,公孫瓚抽出身後兩石弓,搭箭上弦,瞄準典韋,便是鬆手一放,箭矢猶如流星般疾射向典韋。